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以下几种攻击:
信息窃取、截取、伪造、篡改;病毒感染;非授权访问;拒绝网络服务;行为否认等。A项正确。
B、C两项:硬盘损坏不属于网络中的威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网络异常不属于网络安全威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题(精选)第9题
解析
保护信息安全的措施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物理安全,二是逻辑安全,相对的就是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包含物理防范和逻辑防范。物理防范可以从环境维护、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防电磁泄露几个方面着手。逻辑防范可以从访问控制和信息加密方面着手。口令身份认证方式属于访问控制。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来源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题(考生回忆版)第5题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认识。
C项:数字证书是一个经证书办法机构(CA)颁发的,包含公开密钥拥有者信息以及公开密钥的文件。
凭借数字证书可以证实发送者的身份。所以一般确认双方身份时使用数字证书。符合题意,当选。
A项:用户私钥是指只有用户自身了解的私有密钥,在非对称加密算法中与公钥成对存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信息加密是将明文加密成密文后进行传输和存储,它主要用于防止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非法用户阅读。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密钥体系和非对称密钥体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数字签名有两个基本功能:
- 一是用于识别签名人的身份,
- 二是表示签名人对文件内容的认可(不可否认)。
而由于数字签名加密的密钥对有可能会被伪造,导致无法身份认证,所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时不常使用数字签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来源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题第12题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认识。
B项:数字签名(又称公钥数字签名)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事也是对信息的发送者发送信息真实性的一个有效证明。由于数字签名在签名过程中会将数字串和文件采用非对称加密的形式进行加密,所以也能防止他人对传输文件的破坏。因此B项正确,当选。
A项:实体鉴别是要在正式传输数据前,先互相传输通信双方的身份及通信时使用密钥的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传输加密即数据加密,是将明文加密成密文后再进行传输和存储,主要防止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非法用户阅读。与题干不符,排除。
解析
本题考查身份鉴别的机制。
A项:加密极值可以通过密钥验证用户的身份,数字签名中包含验证发送方身份的密码串,也可以验证用户身份。A项正确。
B项:访问控制和身份鉴别是相辅相成的,用户访问网络时需要先进行身份鉴别,只有通过身份鉴别的用户才会被转发到访问控制阶段。访问控制主要保证数据资源不被非法读出、不被非法修改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路由控制机制是用于鉴别 IP 地址在进行路由跳转时路由器的合法性与身份鉴别无关。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题第12题
解析
本题考查加密技术。
加密算法分为双向加密和单向加密。
单向加密又称为不可逆加密算法,在加密过程中不使用密钥,明文由系统通过单向函数加密处理成密文,密文无法解密。一般适合于验证,在验证过程中,重新输入明文,并经过同样的加密算法处理,得到相同的密文并被系统重新认证。广泛使用于口令加密。
双向加密是可逆的加密算法,通过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根据加解密的密钥不同,又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 在对称加密中,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
- 在非对称加密中,采用公钥加密,采用私钥解密。
A项与题干相符,当选。
B、C、D三项:均属于加密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信息技术》题(精选)第13题
解析
本题考查数字签名的相关知识。
数字签名中发送报文时,发送方用一个哈希函数从报文文本中生成报文摘要,然后用发送方的私钥对这个摘要进行加密,这个加密后的摘要将作为报文的数字签名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首先用与发送方一样的哈希函数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计算出报文摘要,接着再用公钥来对报文附加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如果这两个摘要相同,那么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报文是发送方的。
因此数字签名采用非对称加密方法,添加的数据是报文摘要,不是无关数字。
虽然使用了加密技术,但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护数据传输时不被外泄,而是为了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的真实性,用于解决篡改、伪造和身份认证等安全性问题。
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来源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信息技术》题第5题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A项: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定期升级,可设置相关的安全策略,其中杀毒软件可以防范病毒入侵,防火墙可以过滤钓鱼网站的相关信息,减小其传入用户计算机的机会,可有效提升计算机的安全性能。因此,A项正确。
B项:安装语音软件和加密狗,并定期升级,可对用户计算机上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信息被非法窃取,但题目中说信息是用户主动提供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增加密码长度,并开通语音口令功能,可增强对用户身份的识别和认证能力,控制合法用户的访问权限,阻止非法用户的访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增加网络宽带,可提升用户上网时的流畅程度;设置复杂的验证码,有助于服务器端对用户身份的确认。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题第3题
解析
本题考查数字签名的过程。
数字签名是将要明文利用私钥签名和公钥加密后再发送,在接收端通过公钥验证和私钥解密后得到明文。该过程中私钥签名和公钥验证是数字签名技术的核心。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来源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题(精选)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