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传统设备企业如何突破“纯硬件”的边界,实现从“卖产品”到“卖生态”的跨越?数字化转型究竟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还是“触手可及的生存技能”?
近日,广东盘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古信息)CTO刘鹏与深圳市智晟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晟威)董事长李总展开第二场深度对话,聚焦“集成化”“智能化”“服务化”三大关键词,拆解传统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为行业提供了一场兼具战略高度与落地细节的思想盛宴。
从“单打独斗”到“生态融合”:集成化是转型的第一道门槛
“未来的设备,不是孤立的机械,而是智能工厂生态的‘有机细胞’。”刘总的这句话,点出了传统设备企业转型的核心命题——集成化。
集成化的两个维度
- 内集成:让自家设备“互联互通”
智晟威每月销售2000台接驳台、600台大型设备,如此庞大的体量,若每台设备仍是信息孤岛,则难以形成协同价值。刘总提出,应通过统一的软件架构和调度系统,让100台、1000台设备联网集成,实现“一台调度软件指挥一群设备”的效能。
“就像雁群飞行需要领头雁,你的设备也需要‘调度大脑’。”刘总强调,内集成的关键是标准化架构,让新设备能快速接入,老设备能平滑升级,避免每台设备单独定制的成本陷阱。
- 外集成:与其他品牌“兼容共生”
智能工厂的生态里,不可能只有一家品牌的设备。因此,集成化不仅要整合自家设备,还要能兼容其他厂商的产品,客户买的是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堆孤立的设备。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智能”:产品变革的三大突破口
数字化转型不是给设备贴智能标签,而是让它真正具备思考能力。刘总通过三个具体案例,揭示了设备智能化的落地路径:
案例1:从“机械锁”到“电子锁”,重构“无接触生产”
传统接驳台的防护盖依赖机械锁,钥匙管理混乱易导致误操作。刘总表示在墨西哥的一个工厂听到一个新概念--“No touch”(无接触):通过电子锁与系统联动,只有具备权限的人才能通过指令开启,且操作记录全程可追溯。这不仅提升了安全性,更让设备成为质量管控的主动参与者。
案例2:从“人工计时”到“智能预警”,破解存储时效难题
智晟威的缓存机虽能设定存储时间,但依赖人工监控和调整,易因疏忽导致物料品质波动。盘古信息刘总建议,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存储时长,结合MES系统自动预警:“当物料存放接近临界值时,系统主动推送提醒,甚至自动调度AGV转运,彻底摆脱‘人盯货’的传统模式。”
案例3:从“故障后修”到“事前诊断”,构建自我进化能力
传统设备掉板了才发现、坏了才维修,而智能设备应具备自我诊断功能:通过振动传感器、转速监测等,实时捕捉异常数据,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就像人体的健康监测仪,设备也能“主动报病”,这才是智能化的核心。
从“卖硬件”到“卖服务”:售后数据是转型的“金矿”
“设备卖出去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的起点。”盘古信息刘总指出,传统售后模式停留在“客户报修-被动维修”,而数字化转型能让售后成为“驱动企业进化的引擎”。
- 云端EAM系统:让每台设备成为“数据入口”
盘古信息刘总建议,智晟威可构建云端设备资产管理(EAM)系统,为客户提供免费的设备监控服务:客户通过账号登录,即可查看设备运转率、故障率、保养记录等数据;智晟威则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发现“某型号设备的某部件易损耗”“某类客户的设备负荷过高”等规律,反向驱动研发改进、采购优化和生产调整。
- 分层服务:兼顾高端与中小客户需求
“智能化不是一刀切,而是按需配置。”智晟威李总补充道,智晟威的优势在于“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未来可推出“基础版+进阶版”服务:中小客户可选用免费的基础监控功能,高端客户则定制AI预测性维护等增值服务。“让每个客户都能用得起智能化,才是生态的生命力。”
转型的本质是“用数据重构价值链条”
这场对话揭示了一个核心认知:数字化转型不是“技术堆砌”,而是“用数据打通从研发到售后的全链条”。正如李总所言:“我们要从‘被动满足需求’变为‘主动创造价值’,让设备成为有灵魂的智能终端。”
从集成化架构到智能化功能,从售后数据挖掘到分层服务设计,智晟威的转型探索,正是中国传统制造企业突破自我的缩影。而盘古信息与智晟威的生态协作,也为行业提供了“专业伙伴+企业实践”的转型范本。
访谈逐字稿(简化版)
智晟威李总:设备的集成化包含哪些维度?
盘古信息刘总:①内集成:让自家所有设备通过统一架构联网,实现调度协同;②外集成:兼容其他品牌设备,融入智能工厂大生态。
智晟威李总:如何实现这些集成化动作?
盘古信息刘总:需构建标准化软件架构,让设备可联网、可调度。未来卖的不只是硬件,而是“软件+硬件”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交换机和调度软件实现多设备交互。
智晟威李总:设备智能化有哪些具体方向?
盘古信息刘总:①无接触生产:用电子锁替代机械锁,实现权限管控和操作追溯;②智能存储管理:实时监控物料存放时长,自动预警并联动调度;③自我诊断:通过传感器捕捉异常,提前预警故障。
智晟威李总:售后如何助力数字化转型?
盘古信息刘总:构建云端EAM系统,采集设备运行数据:①为客户提供免费监控服务,提升粘性;②通过数据挖掘驱动研发、采购和生产优化;③推出分层服务,兼顾不同客户需求。
智晟威李总:如何平衡成本与智能化?
盘古信息刘总:通过批量生产和模块化设计降低成本,推出“基础版+进阶版”服务,让中小客户也能用得起智能化。
智晟威李总:转型的核心是什么?
盘古信息刘总:用数据打通全链条,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创造价值,让设备成为智能工厂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