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一个字符串,将其转换成数字时,需要考虑哪些情况(如字符串是否合法、是否为空、int 的范围、是否为 16 进制等)?
将字符串转换成数字时,需全面考虑多种边界情况和合法性问题,具体如下:
-
字符串基础状态:首先需判断字符串是否为空(长度为0)或仅包含空白字符(如空格、制表符),这类情况无法转换为有效数字。例如,字符串""或" "均属于无效输入。
-
符号处理:字符串可能包含正负号(+或-),需确认符号的位置是否合法——符号只能出现在字符串开头,且最多出现一次。若符号后无数字(如"+"、"-abc"),则为无效。
-
数字合法性与基数:字符串需符合目标数字的基数规则。
- 十进制:默认基数,由0-9组成,不可包含字母(除特殊基数标识外)。
- 十六进制:通常以"0x"或"0X"开头,后续字符为0-9、a-f、A-F(如"0x1a3")。
- 八进制:部分场景下以"0"开头,后续为0-7(如"0123")。
若包含非对应基数的字符(如十进制中出现"12a3"),则转换失败。
-
数值范围限制:需检查转换后的数值是否在目标类型(如int)的范围内。以32位int为例,范围为-2147483648至2147483647,超出此范围会导致溢出(如"2147483648"转换为int时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