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回顾:从 "人为中心" 的数仓,到大数据与云数仓的进化

AI Agent 成为数据的 "新用户"

Agentic Data Stack 如何打破低效与内耗

企业数智化的新范式

案例与趋势展望

所有软件都会被 Agent 改写一遍


经过半个世纪的数据仓库发展历程,企业数智化转型正迎来一次根本性的范式变革。从 Inmon 的"主题域"到 Kimball 的"雪花模型",从 Teradata 的 MPP 架构到 Snowflake 的云原生方案,这些技术演进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服务于人类决策者。报表、仪表盘、SQL 查询等工具,本质上都是为辅助人类决策而设计的。

随着 AI Agent 时代的开启,这一传统逻辑正在被重塑。Agent 已从被动工具进化为具备环境感知、业务理解和自主决策能力的"数字员工"。当数据的主要使用者从分析师转变为 Agent 时,企业数智化的用户边界被彻底打破。"人机决策支持系统"(DSS)模式正逐步向"Agent 驱动的智能交互"转变。

过去,企业常在数据建设中陷入形式主义:无休止的数据建模、报表开发和技术堆叠造成巨大内耗。而当 Agent 成为核心驱动力后,数智化转型的焦点将从"工具竞赛"回归到"价值创造"。这不仅是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更是企业生存法则的根本转变。

回顾:从 "人为中心" 的数仓,到大数据与云数仓的进化

企业的数据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Bill Inmon 提出了 "面向主题、集成、时变、不可更新" 的数据仓库定义,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决策支持系统(DSS)雏形。几十年间,企业围绕 "如何让人做出更好决策" 这一核心目标,不断迭代着数据仓库的形态。 

进入八十年代,Teradata 以 MPP 架构横空出世,在海量数据并行处理方面实现突破,成为数据仓库的代名词。九十年代,Kimball 的维度建模与雪花模型大行其道,BI 报表工具逐渐成熟,数据仓库真正走进企业管理层的日常。无论是复杂 SQL,还是 OLAP 报表,本质上都是为了让人更快理解数据、辅助决策。

时间快进到 2010 年后,大数据与云计算兴起。Hadoop、Spark、Hive 等技术,推动企业以更低成本处理 PB 级数据;Snowflake、BigQuery 等云数仓则借助分离存储与计算的架构,为 BI 工程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弹性与便捷。再加上 Fivetran、DBT 等新数据栈工具,数据开发与分析的效率显著提升。

但无论是本地 MPP,还是云数仓,或者新数据栈(New DataStack)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数据的终点站依然是人。工程师要建模,分析师要写 SQL,管理层要看报表。所有技术演进,归根结底,都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帮助人更好地看清数据背后的规律。

正因如此,当下的格局看似繁荣,却也显露出隐忧:数据系统复杂度与成本越来越高,但它们的价值依旧依赖 "人肉解读"。这一点,正在成为未来新一轮技术变革的突破口。

AI Agent 成为数据的 "新用户"

如果说过去半个世纪的数据体系都在服务人类,那么正在发生的最大转变就是:数据的消费者不再只是人,而是 AI Agent

所谓 Agent,并不是简单的 "聊天机器人",而是一类能够感知环境、理解语义、自动执行任务的智能体。它们不仅能回答问题,更能主动完成目标。例如,一个市场部门的 Campaign Agent,可以自动拉取广告投放数据,整合多渠道表现,实时调整预算;一个客服部门的 Support Agent,可以接入企业知识库,带着上下文记忆回答客户问题;在金融场景中,Risk Agent 甚至能自动解析订单、实时触发风控策略。 

在这样的模式下,传统数据仓库和 BI 工具的 "人为中心" 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动摇。过去,人需要明确问题、查询数据、再生成结论;而 Agent 的工作模式则是相反的:它能够主动感知业务变化,推送可能的风险与机会,甚至在得到授权后直接执行动作。换句话说,从 "拉取式" 数据查询,到 "推送式" 智能响应,数据的使用范式发生了颠覆。

这种转变不仅仅体现在交互层面,更深刻地改变了系统设计的边界。过去的 DSS 架构是为分析师建模、为工程师开发而设计;而现在,当 "用户" 是 Agent 时,数据系统必须具备新的特征:数据与语义结合,而不是单纯的字段与数值;事件驱动与意图驱动,而不是僵化的批处理调度;跨系统的自动协作,而不是孤立的工具链。

更重要的是,Agent 的到来意味着企业数智化的角色分工被重新定义。分析师、报表开发人员的工作方式会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是 "数据的最终搬运工",而更可能成为 Agent 的设计者、监督者与价值验证者。管理层也将逐渐习惯从 Agent 获取洞察,而不是等待数据部门提供报表。

从 "人" 到 "Agent" 的跨越,看似技术演进,实则是 企业数智化认知边界的改变。谁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谁就能率先构建起面向未来的数据竞争力。

Agentic Data Stack 如何打破低效与内耗

在很多企业里,数智化建设往往伴随着沉重的 "隐形成本"。业务部门频繁提出新需求,数据团队则陷入无休止的建模、报表、ETL 调整之中。看似每一环都在运转,但真正交付到决策层的价值却有限。典型的现象包括:

  • 建模过度:为了适配复杂的报表和分析需求,数据仓库被分割为原子层、汇总层、指标层,层层堆叠,维护成本高昂。
  • 治理滞后:数据目录、血缘关系、质量校验,往往要在数据仓库落地之后再做补救,结果就是治理流程与业务需求总是脱节。
  • 人力内耗:无数分析师在写重复的 SQL、改动相似的报表,却很难沉淀出通用的方法论。
  • 变更脆弱:一旦上游表结构发生变化,整个数据链条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补救成本巨大。

这正是过去数智化转型中最容易陷入的 "内卷" 陷阱:拼命堆叠系统和人力,却难以形成规模化效能。 Agentic Data Stack 的提出,正是针对这种困境。它带来几个关键性的改变: 

  • Data Flow Agent:不再依赖人工调度,而是通过事件触发与意图驱动,自动发现和编排数据流。数据结构的变化不再需要 "人肉修复",而是由 Agent 感知并自适应调整。
  • CDU(Contextual Data Unit):数据与语义绑定,每条数据都自带上下文解释,减少了额外的数据治理开销,也降低了 Agent 使用数据时的歧义。
  • Semantic Orchestrator:取代传统 BI 报表作为中枢,它不是生成图表的工具,而是 Agent 与数据之间的 "翻译官",通过自然语言和语义推理协调不同 Agent 的需求。

这种新范式的核心不在于 "更强的算力" 或 "更复杂的模型",而在于降低人力介入,提升系统自适应能力。企业不必再耗费巨资去养一支只会修复链路的团队,而是将注意力放在 Agent 的应用价值和业务创新上。

因此,Agentic Data Stack 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种从根本上减少内耗、提升 ROI 的重构。它让企业把精力从 "维护系统" 转向 "创造价值",也让数智化建设真正走出 "重复劳动" 的泥潭。

企业数智化的新范式

当数据的最终用户从人类转向 Agent,企业数智化转型所依赖的逻辑也必须随之改变。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一种系统性的范式转变。 

在组织层面:数智化已经不再是 IT 部门的 "专属项目"。过去,IT 部门负责搭建数仓、开发报表,业务部门被动使用成果,双方常常因需求与交付周期产生摩擦。而在 Agent 驱动的架构下,业务部门能够直接依赖自身业务 AI Agent 获取洞察甚至执行操作。例如,财务人员无需等待报表出炉,就能通过 Finance Agent 进行模拟和预测;市场人员借助 Campaign Agent 自动完成投放优化。未来,企业内部的治理格局也会发生调整,"数据官(CDO)" 与 "AI 官(CAIO)" 可能并行出现,前者确保数据资产质量,后者负责智能体的落地与协作。

在技术层面:企业数智化不再是 "拼平台" 的游戏。过去几年,许多企业陷入了 "研发 / 外包越多越先进" 的误区,结果是系统冗杂、维护成本高昂。Agentic Data Stack 的兴起,意味着技术堆叠将被简化,数据流转更敏捷,治理成本更低。竞争焦点也会从 "多少工具" 转向 "如何让 Agent 更高效地理解和使用数据"。这让数智化从 "人力驱动的劳动密集型工程",转向 "智能驱动的资本高效型工程"。

在商业层面:数智化的价值逻辑也会发生质变。过去,企业数智化的主旋律是 "降本增效",更多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而在 Agent 驱动的格局下,企业能够利用智能体快速测试新业务模式,主动捕捉市场机会,从而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换句话说,数智化从 "成本中心" 转向了 "创新引擎"。这对于中小企业尤为重要:不需要像大厂一样搭建庞大数据团队,也能通过 Agent 低门槛启动转型,获得接近甚至超越行业巨头的敏捷性。

这种新范式的出现,标志着企业数智化已经走出过去的 "堆叠和内耗",迈向一个以智能体协同、敏捷响应、价值导向为核心的阶段。谁能率先理解并实践这一逻辑,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案例与趋势展望

当前,AI Agent 在企业数智化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离全面替代传统数仓和 BI 系统还有相当距离。但这并不妨碍一些具体场景率先落地。

例如,在数据集成与调度领域,WhaleStudio Pro 基于 SeaTunnel+DolphinScheduler 已经可以实现自动生成 ETL 流程。过去,解决异构数据同步问题,工程师需要手工编写抽取、转换、加载脚本,再由调度系统编排任务;而现在,业务人员一句话就可以让 Agent 系统能自动生成数据同步任务和相关调度任务,大幅提高了研发效率。这类 "半自动化的数据流 Agent" 已经初步展现了生产力价值。

类似的探索也出现在金融风控、智能客服等场景,但大多还停留在试点阶段,距离大规模生产环境仍需验证。未来 3-5 年,随着 Agent 协议与工具链逐步完善,更多的企业数据系统会融入 Agent 元素,从而逐步迈向 Agentic Data Stack 的形态。

因此,可以说:Agent 驱动的数据架构尚在路上,但它所带来的价值导向和设计理念,已经开始改变企业数智化的落地方式。

所有软件都会被 Agent 改写一遍

回顾数据仓库半个世纪的发展,它始终是围绕 "人" 的决策需求而设计的。然而,随着 AI Agent 的崛起,这一逻辑正在被彻底改写。数据系统的 "用户" 正在从分析师、报表开发人员,转向能够感知、理解、执行的智能体。

这意味着,企业数智化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系统不再是被动地支撑人,而是主动地驱动业务。与此同时,企业也必须走出过去那种层层叠叠、重复建设的惯性,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让 Agent 更快、更好地产生价值。

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数据仓库是否会消失,而在于企业是否能顺应范式的转变。未来已来,当 Agent 成为数据的主要消费者,数智化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堆叠多少工具,而是谁能最先掌握语义与智能的结合点。

你所在的企业,准备好迎接 Agent 这个新用户了吗?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web/95976.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web/95976.shtml
英文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en.pswp.cn/web/9597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英文站点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什么是shellcode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解释一下什么是 Shellcode。核心定义Shellcode 是一段精炼的、用作有效载荷(Payload) 的机器代码。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最初这类代码的唯一目的就是启动一个命令行 Shell(例如 /bin/sh&#xf…

线性代数 | 行图像 / 列图像

注:本文为 “线性代数 | 行图像 / 列图像” 相关合辑。 图片清晰度受引文原图所限。 略作重排,未整理去重。 如有内容异常,请看原文。 MIT 线性代数笔记一 行图像和列图像 线性代数行图像与列图像解析 herosunly 已于 2022-01-25 15:34:26 …

Batch Normalization:深度学习中的“加速器”与“稳定器”

在深度学习的世界里,神经网络的训练常常充满了挑战。从复杂的梯度问题到漫长的收敛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而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的 BatchNormalizationBatch NormalizationBatchNormalization(批量归一…

软考备考①

一、数值及其转换和数据的表示1、数值及其转换①任意进制到十进制以二进制为例,以小数点做分割,小数点以左从二的零次方开始,小数点以右从二的负一次方开始。②十进制到任意进制利用短除法③二进制到十六进制分为小数点前和小数点后&#xff…

小程序缓存数据字典

import { getDict } from /api/profile;const CACHE_KEY DICT_CACHE;let dictCache new Map();// 初始化时加载缓存const loadCache () > {const cache uni.getStorageSync(CACHE_KEY);if (cache) {dictCache new Map(JSON.parse(cache));}};// 保存缓存到Storageconst…

Java对象在内存中的布局详解

1、Java 对象内存布局(HotSpot 虚拟机)在 ​HotSpot 虚拟机​ 中,一个 Java 对象在堆内存中的存储布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对象头(Object Header)​对象头是对象内存布局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xff0…

钾元素:从基础认知到多元应用与前沿探索

一、钾元素的基础认知1.1 钾元素的发现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钾的化合物早早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古代时期,人们就知晓草木灰里含有钾草碱,即碳酸钾 。在日常的洗涤活动中,碳酸钾发挥了重…

JAiRouter 配置文件重构纪实 ——基于单一职责原则的模块化拆分与内聚性提升

JAiRouter 配置文件重构纪实 ——基于单一职责原则的模块化拆分与内聚性提升 文章目录JAiRouter 配置文件重构纪实 ——基于单一职责原则的模块化拆分与内聚性提升一、背景:单体 YAML 的“熵增”困境二、重构策略: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化方案2.1 拆分原则…

惊!printf 不往屏幕输?都是 fd 在搞鬼!爆肝拆解 Linux 文件描述符 + 重定向底层,学会直接在终端横着走

文 章 目 录一、文 件1、基 础 知 识2、C 文 件 接 口(1)代 码 示 例(2)当 前 路 径(3)文 件 权 限(4)w(5)a(6)三 个 输 入 输 出 流3…

【高分论文密码】大尺度空间模拟与不确定性分析及数字制图技术应用

大尺度模拟技术能够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内在机理和时空变化规律,为复杂过程模型的模拟提供技术基础。一:R语言空间数据及数据挖掘关键技术1、R语言空间数据讲解及应用特点 1)R语言基础与数据科学 2)R空间矢量数据 3)R栅格数据2、R语言…

Git 工作流与分支管理实战:rebase vs merge 对比、冲突解决、规范 Commit Message 与主干稳定性最佳实践

1. 版本控制与协作流程(Git 工作流、分支管理、合并冲突) 虽然 Git 用得多,但“rebase vs. merge”、如何解决冲突、如何编写规范的 commit message、如何维护主干的稳定性,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体系化的理解。 摘要 在日常团队…

调试 cuda kernel

调试 CUDA Kernel 并进入 __device__ 函数是 CUDA 开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这主要依赖于 NVIDIA 的官方调试器 NVIDIA Nsight Systems (用于系统级分析) 和 NVIDIA Nsight Compute (用于内核级分析) 以及经典的 cuda-gdb (命令行调试器)。 这里将重点介绍两种最常用和强大的…

GD32自学笔记:4.ADC

while(1)里测试ADC是否正常首先,ADC引脚说明如下:ADC 通道引脚描述ADC_CHANNEL_0PA0端口 A 的引脚 0,可用于模拟信号输入,如传感器或外部电压。ADC_CHANNEL_1PA1端口 A 的引脚 1,常用于模拟输入,适用于一般…

渐变背景色和渐变字体颜色的实现方法

一、渐变背景色&#xff08;Gradient Background&#xff09;1. 线性渐变&#xff08;Linear Gradient&#xff09;通过 linear-gradient 创建从一种颜色到另一种颜色的线性渐变。代码示例<div class"linear-gradient"></div><style> .linear-grad…

Wi-Fi技术——传播与损耗

一、频段和信道 Wi-Fi通过发射无线电进行传输&#xff0c;而无线电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频率。 频段&#xff1a;一个大的频率范围&#xff0c;如Wi-Fi工作在2.4GHz、5GHz、6GHz&#xff0c;其并不是一个值&#xff0c;而是一个范围信道&#xff1a;在每个频段中划分小的频率范围…

【Mysql-installer-community-8.0.26.0】Mysql 社区版(8.0.26.0) 在Window 系统的默认安装配置

ℹ️大家好&#xff0c;我是练小杰&#xff0c;好久不见了&#xff0c;周末愉快&#xff0c;今天周六了&#xff01;&#xff01;做了CSDN博客才发现&#xff0c;坚持不断发文是那么的困难&#xff0c;大家都是好样的&#xff01;&#xff01;&#x1f606; 本文是针对 Mysql 的…

【RabbitMQ】----初识 RabbitMQ

1. MQ 是什么&#xff1f; 在互联网中&#xff0c;会经常使用 MQ 来作为消息通信服务&#xff0c;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 MQ 吧&#xff01; 1.1 MQ 本质 【MQ】&#xff08;Message queue&#xff09;&#xff0c;消息队列&#xff0c;字面意思来看&#xff0c;本质是一个…

深度学习:归一化技术

在深度学习中&#xff0c;归一化技术是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归一化通过调整输入数据的分布&#xff0c;使得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更易于收敛&#xff0c;减少过拟合的风险。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归一化技术&#xff0c;包括特征归一化、批归一化、层归一化和实例归一…

【Javaweb学习|实训总结|Week1】html基础,CSS(选择器、常用样式、盒子模型、弹性盒布局、CSS定位、动画),js(基本类型、运算符典例)

开学前三周先进行企业实训&#xff0c;主要学习Javaweb并实现一些小的项目&#xff0c;本篇笔记主要记录第一周实训的知识总结以及个人遇到的问题及解答&#xff0c;用于日后复习回顾和知识巩固&#xff0c;希望可以帮到同样在学Javaweb的大家 文章目录D1html基础D2块元素与行…

SQL 拓展指南:不同数据库差异对比(MySQL/Oracle/SQL Server 基础区别)

在学习 SQL 的过程中&#xff0c;你可能会发现&#xff1a;同样的 “建表语句” 在 MySQL 能运行&#xff0c;在 Oracle 却报错&#xff1b;“分页查询” 的写法在 SQL Server 和 MySQL 完全不同。这是因为 MySQL、Oracle、SQL Server 是三大主流关系型数据库&#xff0c;虽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