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频段和信道
Wi-Fi通过发射无线电进行传输,而无线电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频率。
- 频段:一个大的频率范围,如Wi-Fi工作在2.4GHz、5GHz、6GHz,其并不是一个值,而是一个范围
- 信道:在每个频段中划分小的频率范围,规定无线设备在某个频段内进行通信的具体频率范围
1、2.4GHz 频段
2.4GHz频段穿透力强,覆盖范围广,但容易受到其他设备的干扰,支持802.11b/g/n/ax/be Wi-Fi协议。
- 中心频率范围为2.412GHz-2.454GHz,共83.5M带宽,通常划分出14个相互交叠的信道。
- 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为20MHz(802.11b使用的信道频宽是 22MHz),相邻信道的中心点的频率间隔5MHz (除了14信道)
- 相邻的多个信道会存在频率重叠
- 带宽为22MHz的情况下,1信道与2、3、4、5信道都有频率重叠,存在三个信道之间互不重叠(1、6、11)、(2、7、12)、(3、8、13)
- 带宽为20MHz的情况下,则可以认为(1、5、9、13)为不重叠信道
- 不同国家可以使用的信道不同,中国使用1-13信道,美国可用11个信道(1-11),各个国家出于安全等等各方面考虑,开放的信道并不一致。要参考国家码和信道协商表
业内一般都使用(1、6、11)这个子信道组合,因为考虑到不同国家所使用的信道不同,而1-11信道被大多数国家所支持,因此把设备的自动信道设为1-6-11这三个信道,是即安全、又普遍且皆大欢喜的作法。
2、5GHz 频段
5GHz频段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少的干扰,但覆盖范围较小,支持802.11a/n/ac/ax/be Wi-Fi协议
- 中心频率为5150MHz - 5825MHz,并划分了4 个 UNII (Unlicensed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子频段
- 划分了201个信道,但能够被Wi-Fi协议所用的信道却很少
- 5G的频率很特殊,有关国家安全,与军用雷达频段重合,很多国家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对5G频段持保留态度
- 4个子频段的带宽分别为20MHz、40MHz、80MHz和160MHz,更大带宽的子频道由小带宽合成而来
- 20 MHz 信道:是最常用的信道带宽,适合在设备较多的环境中使用,以避免干扰
- 40 MHz 信道:通过聚合两个相邻的 20 MHz 信道,提供更高的吞吐量,但更容易受到干扰
- 80 MHz 和 160 MHz 信道:适用于对吞吐量要求极高的应用(如 4K 流媒体、高清视频会议),但在实际使用中较少,因为它们占用了更多的频谱资源
- 在中国,只有36, 40, 44, 48, 52, 56, 60, 64, 149, 153, 157, 161, 165这13个信道可以供5G的wifi网络使用
- 13个频段是非重叠的
- UNII-2 Extended(5470-5725 MHz) 的所有信道在中国都不能使用
- UNII-3 的 5 个信道可以在所有场景使用
- UNII-1 和 UNII-2 仅限室内使用
3、6GHz 频段
WiFi6 和 WiFi7 中会使用到一些 6GHz 的信道,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开放 6GHz 信道的使用
- 频段范围从 5925MHz 扩展到 7125MHz,共计 1200MHz 带宽
- 可以通过信道绑定成 3 个 320MHz 信道、7 个 160MHz 信道、14 个 80MHz 信道或者是 29 个40MHz 信道
- 不绑定直接使用,则提供了 59 个 20MHz 信道
二、传播与损耗
1、信号强度
- 发射功率:发射端发送的电磁波的能量,通常有两种衡量单位,功率(W)和分贝毫瓦(dBm)。发射功率越大,传输距离越远
- 接收灵敏度:接收端能识别到的最低的电磁波能量,衡量单位是分贝毫瓦(dBm)。灵敏度值越小,灵敏度越高,传输距离越远
- 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信号强度的指示值,通常有两种衡量单位,功率(W)和分贝毫瓦(dBm)
- WIFi信号的能量通常为毫瓦(mW)级,因此业界将WiFi信号大小表示为1mW的强度比,用dBm表示
- mW与dBm转换关系是x=10*log(y/1mW),其中x的单位是dBm,y的单位是mW
- 0dBm = 1mW,30dBm = 1000mW
- RSSI值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负值,是使用dBm做的单位,此时越接近0越强
- 通常我们认为-70dBm以上为理想的信号强度,-70dBm~-80dBm为中等信号强度,小于-80dBm为弱信号
- 信噪比:SNR(Signal to noise Ratio)指的是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 计算公式:SNR = 10log(Ps/Pn)
- Ps指信号的有效功率
- Pn指噪声的有效功率
- SNR越大,通信质量越高,说明信号中携带的噪声信号越小,从而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越小
- 在无线局域网中,信噪比应高于30dB,用户的上网体验才能不受影响。
- 可通过增大设备能量来提高信噪比,如提高天线增益和降低接收机等效噪声温度
- 计算公式:SNR = 10log(Ps/Pn)
- 信干噪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指的是系统中信号与干扰和噪声之和的比。
- 计算公式:SINR=10log[Ps/(Pi+Pn)]
- SINR指信干噪比,单位是dB;
- Ps指信号的有效功率;
- Pi指干扰信号的有效功率;
- Pn指噪声的有效功率
- SINR越大,通信质量越高,说明信号中携带的噪声和干扰信号越小,从而对信号传输影响越小。
- 可通过减少干扰和增大设备能力来提供信干噪比,如可以选择干扰较少的信道以减小其他信号的干扰,提高天线增加和降低接收机等效噪声温度。
- 计算公式:SINR=10log[Ps/(Pi+Pn)]
2、信号衰减
信号衰减损耗包含自由空间的损耗和穿透障碍物的损耗。
2.1 自由空间损耗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固有的能量扩散
- 基本模型:信号以球形向四周扩散,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能量分布的面积越来越大,导致单位面积上的信号强度自然下降。
- 特点:距离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²)。距离增加一倍,信号强度减弱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 高频信号(如5GHz)比低频信号(如2.4GHz)的路径损耗更大。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FSPL)公式表示为:
其中L0为自由空间的损耗,F为无线电波的频率(以MHz为单位),D为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以KM为单位)
- 对于2.4GHz,L0 = 100 + 20lg(D)
- 对于5GHz,L0 = 108 + 20lg(D)
2.2 穿透障碍物损耗
当信号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穿透、反射、衍射和散射,这些过程都会导致信号能量损失
- 墙体与建筑材料:
- 承重墙/钢筋混凝土墙:损耗极大。容易形成法拉第笼效应,极大地屏蔽信号。一堵承重墙可能使信号衰减高达20-30dB
- 砖墙/石膏板墙:损耗中等,是家庭中常见的隔断
- 玻璃:普通玻璃有一定损耗,但较小。而金属镀膜的隔热玻璃(Low-E玻璃)对信号屏蔽非常严重
- 门窗:木门损耗较小,金属门则会严重阻挡信号
- 地板/天花板:信号需要穿透楼层时损耗巨大,是复式或别墅户型信号覆盖的主要挑战
- 金属物体:文件柜、冰箱、镜子(有金属镀层)、防盗网等大型金属物体
- 水:人体、鱼缸、水管等,大型水体会显著减弱信号
2.3 传播干扰
WLAN的信号干扰有WLAN干扰和非WLAN干扰源,而Wi-Fi干扰有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 同频干扰指工作在相同信道的WLAN设备间的相互干扰,空口是所有WLAN设备的公共传输媒介,两个AP之间将根据CSMA/CA原则,进行互相退避,导致性能大大降低
- WLAN邻频干扰指工作在不同信道的WLAN设备间的干扰,中心频率不同的WLAN设备之间的发射频宽如果有重叠部分,也会产生相互影响。
参考
- 3. WiFi基本原理
- WiFi基础(二):最新WiFi信道、无线OSI模型与802.11b/g/n
- WiFi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