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特性详解
——从空载到负载的完整分析
一、为什么需要再谈“负载运行”
在上一篇《感应电动机空载特性深度剖析》中,我们已经看到:
空载时,若定子加额定电压,转子转速 $n \approx n_s$(同步转速),转子感应电势 $E_2 \approx 0$,转子电流 $I_2 \approx 0$,电机可视为“同步机+变压器”的组合模型。
但在工程现场,电机 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负载状态。负载时,转子电流不再为零,电磁平衡、功率传递、运行效率等都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有必要系统分析从空载到负载的变化过程。
二、负载运行的物理图景
2.1 转子侧重新出现电流
-
负载增加 → 需要更大的电磁转矩 $T_e$
-
$T_e \propto \Phi \cdot I_2 \cdot \cos \psi_2$
-
要增加 $T_e$,滑差 $s$ 必须增大
- $\Delta n = s \cdot n_s$ 增大
- 转子切割磁场速度增加 → 感应电势 $E_2 = s \cdot E_{20}$ 增大
- 转子电流 $I_2$ 出现并增加
2.2 等效电路的变化
将转子参数折算到定子侧,负载时关键变化如下:
参数 | 空载 | 负载 |
---|---|---|
转子电阻折算值 | $R’_2$ | $R’_2 / s$ |
转子漏抗折算值 | $X’_2\sigma$ | $X’_2\sigma$ |
机械输出功率 | 近似为 0 | $P_m = 3 I_2’^2 R’_2 \cdot \frac{1-s}{s}$ |
结论:负载时转子支路阻抗大幅下降,定子电流 $I_1$ 明显增加,功率因数提高。
三、稳态运行特性曲线
3.1 转矩–滑差曲线 $T_e(s)$
由简化公式:
Te=3U12⋅R2′sωs[(R1+R2′s)2+(X1σ+X2σ′)2] T_e = \frac{3 U_1^2 \cdot \frac{R'_2}{s}} {\omega_s \left[ (R_1 + \frac{R'_2}{s})^2 + (X_{1\sigma} + X'_{2\sigma})^2 \right]} Te=ωs[(R1+sR2′)2+(X1σ+X2σ′)2]3U12⋅sR2′
可绘出典型曲线:
Tₑ
│ ┌---- 最大转矩 Tₘₐₓ
│ / \
│ / \
│------/ \----------------- s
0 sₖ 1
- 0 < s < sₖ:稳定运行区(风机、泵类负载)
- s = sₖ:临界滑差,转矩最大
- s > sₖ:不稳定区,易失步
3.2 电流–转矩曲线 $I_1(T_e)$
负载增加 → 滑差 $s$ 增加 → 转子电流 $I_2$ 增大 → 定子电流 $I_1$ 近似线性上升,直到额定电流 $I_{1n}$。
3.3 功率因数与效率
- 轻载:功率因数低(0.2~0.4),铁耗占比高,效率低
- 额定负载:功率因数 0.8~0.9,效率达到峰值
- 超载:铜耗急剧增加,效率下降,温升超限
四、电压下降 40% 会怎样?
-
最大转矩变化
- $T_{\text{max}} \propto U_1^2$
- 电压降到 $0.6 U_n$ → $T_{\text{max,new}} = 0.36 T_{\text{max,original}}$
- 若负载转矩 $T_L > 0.36 T_{\text{max,original}}$ → 电机停转
-
滑差与电流变化
- 为平衡同一负载,滑差需增大到原来的 $\approx 2.78$ 倍
- 转子电流增加 2.5~3 倍,易烧毁绕组
结论:感应电动机对电压波动极其敏感,电源电压需控制在 ±10% 内。
五、调速的三种方法
方法 | 原理 | 特点 | 应用 |
---|---|---|---|
变极调速 | 改变极对数 $p$ → $n_s = \frac{60f}{p}$ 跳变 | 有级调速,简单可靠 | 台钻、风机 |
变频调速 | 改变电源频率 $f$ → $n_s$ 连续变化 | 无级调速,效率高 | 电梯、数控机床 |
变转差调速 | 改变转子电阻或电压 | 效率随滑差增大而降低 | 起重机、软启动 |
备注:“20SS”很可能指 20 kHz 开关频率的 SVPWM 变频器,可实现高精度调速。
六、实例:绘制真实 $T_e(s)$ 曲线
6.1 参数
- $P_n = 7.5\ \text{kW}$
- $U_n = 380\ \text{V}$(Δ 接)
- $f = 50\ \text{Hz}$
- $n_n = 1440\ \text{r/min}$ → $s_n = 0.04$
- 等效电路:$R_1 = 0.8\ \Omega$,$R’2 = 0.6\ \Omega$,$X{1\sigma} = X’_{2\sigma} = 1.2\ \Omega$
6.2 Python 绘图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U1, p, f = 380, 2, 50
w_s = 2*np.pi*f/p
R1, R2, X = 0.8, 0.6, 2.4
s = np.linspace(0.001, 1, 500)
T = 3*U1**2*(R2/s) / (w_s*((R1+R2/s)**2 + X**2))plt.plot(s, T)
plt.xlabel('滑差 s')
plt.ylabel('转矩 Te (N·m)')
plt.title('7.5 kW 异步电动机 Tₑ(s) 曲线')
plt.grid()
plt.show()
运行即可得到典型 $T_e(s)$ 曲线,可直接用于课程设计或论文插图。
七、小结与思维导图
空载运行 → 转子无电流 → 等效电路近似开路││负载增加 → s↑ → E₂↑ → I₂↑ → Tₑ↑│├─ 稳态特性:Tₑ(s)、I₁(Tₑ)、η(Tₑ)、cosφ₁(Tₑ)├─ 电压下降:Tₘₐₓ ∝ U₁²,低压易失步└─ 调速方法:变极、变频、变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