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定义与数据准备

我们有两个Excel文件:

  • small.xlsx: 包含约5,000条记录。
  • large.xlsx: 包含约140,000条记录。

目标:快速、高效地从large.xlsx中找出所有其“身份证号”字段存在于small.xlsx“身份证号”字段中的记录,并将这些匹配的记录保存到一个新的Excel文件result.xlsx中。

假设:身份证号字段名在两个表中都是id_card

首先,我们进行准备工作,安装必要的库并模拟一些数据用于测试和性能估算。

pip install pandas openpyxl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为演示和测试,我们可以创建一些模拟数据(实际中使用pd.read_excel读取你的文件)
def generate_id_card():"""生成一个模拟的18位身份证号"""region_code = random.choice(['110101', '310104', '440301'])  # 随机地区码birth_date = f"19{random.randint(50, 99):02d}{random.randint(1,12):02d}{random.randint(1,28):02d}"  # 随机生日sequence_code = f"{random.randint(0, 999):03d}"  # 顺序码check_code = random.choice(['X', '0', '1', '2', '3', '4', '5', '6', '7', '8', '9'])  # 校验码return region_code + birth_date + sequence_code + check_code# 生成小表数据 (5000条)
small_data = {'id_card': [generate_id_card() for _ in range(5000)]}
small_df = pd.DataFrame(small_data)
small_df.to_excel('small.xlsx', index=False)# 生成大表数据 (140000条),并确保其中包含一部分小表中的ID
large_list = []
# 首先,从small_df中随机取10000个ID(有重复,但身份证号唯一,所以用sample(n, replace=False))
# 但为了确保有重复,我们这样做:大部分是新的,一部分是小的里面的。
ids_from_small = small_df['id_card'].tolist()
# 假设大表中约有 3000 条记录与小表重合
overlap_ids = random.sample(ids_from_small, 3000)
for _ in range(140000):# 约2%的概率使用一个重叠的ID,98%的概率生成一个新的IDif random.random() < 0.02 and overlap_ids:id_to_use = random.choice(overlap_ids)else:id_to_use = generate_id_card()large_list.append(id_to_use)large_data = {'id_card': large_list, 'other_data': ['Some other info'] * 140000}
large_df = pd.DataFrame(large_data)
large_df.to_excel('large.xlsx', index=False)print("模拟数据生成完成!")
print(f"小表尺寸: {small_df.shape}")
print(f"大表尺寸: {large_df.shape}")

现在,我们开始设计算法。


算法一:暴力双重循环 (Brute Force Double Loop)

原理与步骤

这是最直观、最基础的方法。

  1. 加载数据:将两个Excel表分别读入Pandas DataFrame,small_dflarge_df
  2. 嵌套循环
    • 外层循环遍历large_df的每一行(140,000次迭代)。
    • 内层循环遍历small_df的每一行(5,000次迭代)。
    • 对于每一对(large_id, small_id),比较它们是否相等。
  3. 收集结果:如果相等,则将large_df的当前行标记为匹配。
  4. 保存结果:将所有标记的行提取出来,保存到新的Excel文件。
Python实现
def algorithm_1_brute_force(small_file, large_file, output_file):"""算法1:暴力双重循环"""print("算法1:暴力双重循环 - 开始执行")start_time = time.time()# 1. 加载数据small_df = pd.read_excel(small_file)large_df = pd.read_excel(large_file)# 确保id_card列是字符串类型,避免因数据类型导致的匹配失败small_df['id_card'] = small_df['id_card'].astype(str)large_df['id_card'] = large_df['id_card'].astype(str)# 获取小表的身份证号列表small_ids = small_df['id_card'].tolist()# 2. 嵌套循环比对matched_rows = []  # 存储匹配的行索引或行数据large_ids = large_df['id_card'].tolist()# 使用enumerate同时获取索引和值for i, large_id in enumerate(large_ids):for small_id in small_ids:if large_id == small_id:matched_rows.append(i)  # 记录匹配的行索引break  # 找到一个匹配就可以跳出内层循环,进入下一个大表ID# 3. 收集结果result_df = large_df.iloc[matched_rows]# 4. 保存结果result_df.to_excel(output_file, index=False)end_time = time.time()execution_time = end_time - start_timeprint(f"算法1完成。找到 {len(result_df)} 条匹配记录。耗时: {execution_time:.4f} 秒")return execution_time# 预计运行时间极长,在实际测试中可能跳过
# time_1 = algorithm_1_brute_force('small.xlsx', 'large.xlsx', 'result_1.xlsx')
优劣对比
  • 优点
    • 实现极其简单,逻辑清晰,无需任何复杂的数据结构知识。
    • 无需额外内存(除了存储结果)。
  • 缺点
    • 时间复杂度极高:O(n * m),其中n是large表大小(140,000),m是small表大小(5,000)。总计 140,000 * 5,000 = 700,000,000 次比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 预计运行时间:在普通的Python环境中,每秒大约能进行10万到100万次简单比较(取决于硬件)。按乐观的100万次/秒计算,也需要 700秒(约12分钟)。在实际的Pandas操作中,由于循环开销,速度会更慢,预计需要 30分钟到数小时绝对不推荐用于生产环境

算法二:利用Pandas的isin()方法

原理与步骤

这是对暴力算法的极大优化,利用了Pandas内置的高效向量化操作。

  1. 加载数据:同算法一。
  2. 创建查询集合:将small_df的“身份证号”列转换为一个Python集合(Set)。集合是基于哈希表实现的,其in操作的查询时间复杂度是平均O(1)。
  3. 向量化筛选:使用Pandas的isin()方法。该方法会接收一个集合或列表,并返回一个布尔序列(Series),指示large_df的“身份证号”列中的每个元素是否存在于给定的集合中。
  4. 布尔索引:使用这个布尔序列对large_df进行索引,快速筛选出所有匹配的行。
  5. 保存结果:同算法一。
Python实现
def algorithm_2_pandas_isin(small_file, large_file, output_file):"""算法2:利用Pandas的isin和集合"""print("算法2:Pandas isin() - 开始执行")start_time = time.time()# 1. 加载数据small_df = pd.read_excel(small_file)large_df = pd.read_excel(large_file)small_df['id_card'] = small_df['id_card'].astype(str)large_df['id_card'] = large_df['id_card'].astype(str)# 2. 创建查询集合# 首先将small的id_card列转换为一个集合。# 集合的查找速度是O(1),非常快。target_set = set(small_df['id_card'])# 3. 向量化筛选# isin()函数会检查large_df['id_card']的每个元素是否在target_set中mask = large_df['id_card'].isin(target_set)# 4. 使用布尔索引获取结果result_df = large_df[mask]# 5. 保存结果result_df.to_excel(output_file, index=False)end_time = time.time()execution_time = end_time - start_timeprint(f"算法2完成。找到 {len(result_df)} 条匹配记录。耗时: {execution_time:.4f} 秒")return execution_time# 这是最推荐的方法之一,预计运行时间很短
time_2 = algorithm_2_pandas_isin('small.xlsx', 'large.xlsx', 'result_2.xlsx')
优劣对比
  • 优点
    • 实现非常简单,代码非常简洁。
    • 速度极快isin()是Pandas内部用C优化过的向量化操作,背后通常也使用了哈希表机制。它的时间复杂度可以近似看作是O(n),n是large表的大小。创建集合是O(m)。
    • 内存使用可控。集合占用的内存远小于DataFrame本身。
  • 缺点
    • 本质上还是需要将小表的数据完全加载到内存中构建集合。
    • 对于极端海量数据(例如小表有上亿条),构建集合可能成为瓶颈,但在本场景(5000条)中完全不是问题。
  • 预计运行时间1秒以内。这是处理此类问题的首选标准方法

算法三:Pandas Merge(合并)

原理与步骤

利用数据库的INNER JOIN思想,使用Pandas的合并功能。

  1. 加载数据:同算法一。
  2. 执行内连接:使用pd.merge()函数,以“身份证号”作为连接键,对两个DataFrame进行内连接。内连接的特性是只会保留两个表中键值匹配的行。
  3. 保存结果:连接的结果就是我们需要的数据,直接保存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个表有其他同名列,会产生后缀,但我们的目标只是身份证号匹配,所以可以直接保存。
Python实现
def algorithm_3_pandas_merge(small_file, large_file, output_file):"""算法3:Pandas Merge (Inner Join)"""print("算法3:Pandas Merge - 开始执行")start_time = time.time()# 1. 加载数据small_df = pd.read_excel(small_file)large_df = pd.read_excel(large_file)small_df['id_card'] = small_df['id_card'].astype(str)large_df['id_card'] = large_df['id_card'].astype(str)# 2. 执行内连接# on参数指定连接的列名。how='inner'表示内连接。result_df = pd.merge(large_df, small_df[['id_card']], on='id_card', how='inner')# 注意:这里使用small_df[['id_card']]而不是small_df,是为了避免两个表有其他同名列导致合并后产生重复列(_x, _y)。# 我们只需要用small表的id_card列作为匹配键,不需要它的其他数据。# 3. 保存结果result_df.to_excel(output_file, index=False)end_time = time.time()execution_time = end_time - start_timeprint(f"算法3完成。找到 {len(result_df)} 条匹配记录。耗时: {execution_time:.4f} 秒")return execution_time# 这也是非常高效且推荐的方法
time_3 = algorithm_3_pandas_merge('small.xlsx', 'large.xlsx', 'result_3.xlsx')
优劣对比
  • 优点
    • 实现极其简洁,语义清晰,一看就懂是做连接操作。
    • 速度非常快。Pandas的merge函数底层也经过了高度优化,通常基于哈希或排序-合并算法,效率很高。其性能与isin()方法在同一数量级。
    • 可以轻松处理更复杂的连接条件(多列作为键)。
  • 缺点
    • 会比isin()方法产生一些额外的中间开销,因为需要协调两个表的列。但在本场景下差异微乎其微。
    • 如果连接键不唯一,可能会产生笛卡尔积,导致结果行数爆炸(但身份证号是唯一的,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 预计运行时间1秒左右。与算法二同为首选标准方法

算法四:使用数据库(SQLite)

原理与步骤

将数据加载到内存数据库(如SQLite)中,使用SQL语言的INJOIN语句来让数据库引擎完成高效的查找工作。

  1. 创建内存数据库:使用sqlite3模块在内存中创建一个临时数据库。
  2. 导入数据:将两个Pandas DataFrame分别写入数据库中的两个表(例如small_tablelarge_table)。
  3. 执行SQL查询:编写SQL查询语句(例如SELECT large_table.* FROM large_table WHERE large_table.id_card IN (SELECT id_card FROM small_table))。
  4. 获取结果:将SQL查询的结果读回一个Pandas DataFrame。
  5. 保存结果:同算法一。
Python实现
import sqlite3def algorithm_4_sqlite(small_file, large_file, output_file):"""算法4:使用SQLite内存数据库"""print("算法4:SQLite内存数据库 - 开始执行")start_time = time.time()# 1. 加载数据small_df = pd.read_excel(small_file)large_df = pd.read_excel(large_file)small_df['id_card'] = small_df['id_card'].astype(str)large_df['id_card'] = large_df['id_card'].astype(str)# 2. 创建内存数据库连接conn = sqlite3.connect(':memory:')# 3. 导入数据到数据库small_df.to_sql('small_table', conn, index=False)large_df.to_sql('large_table', conn, index=False)# 4. 编写并执行SQL查询# 方法A: 使用IN子句query = """SELECT large_table.* FROM large_table WHERE large_table.id_card IN (SELECT id_card FROM small_table)"""# 方法B: 使用INNER JOIN (通常数据库会对JOIN优化得更好)# query = """#    SELECT l.* #    FROM large_table l#    INNER JOIN small_table s ON l.id_card = s.id_card# """result_df = pd.read_sql_query(query, conn)# 5. 关闭连接conn.close()# 6. 保存结果result_df.to_excel(output_file, index=False)end_time = time.time()execution_time = end_time - start_timeprint(f"算法4完成。找到 {len(result_df)} 条匹配记录。耗时: {execution_time:.4f} 秒")return execution_timetime_4 = algorithm_4_sqlite('small.xlsx', 'large.xlsx', 'result_4.xlsx')
优劣对比
  • 优点
    • 非常高效。SQLite等数据库引擎是专门为快速数据查询而设计的,会自动为连接键创建索引以加速查询(虽然在这个一次性操作中我们没显式创建,但它的查询优化器仍然很强大)。
    • 处理海量数据时优势更明显。如果数据量大到Pandas操作困难,可以改用磁盘数据库,并显式创建索引。
    • 可以利用强大的SQL语法处理极其复杂的匹配逻辑。
  • 缺点
    • 实现步骤稍多,需要将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库,增加了额外的I/O开销(尽管是在内存中)。
    • 对于这种规模的问题,其性能通常略慢于纯Pandas的向量化操作(算法二和三),因为多了数据迁移的步骤。
  • 预计运行时间1-3秒。在数据量极大(数千万以上)或匹配逻辑复杂时,此方法优势会显现。

算法五:分块处理 (Chunking)

原理与步骤

这个算法并非用于提升速度,而是用于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当large.xlsx文件巨大(例如几个GB),无法一次性读入内存时,就需要使用此方法。它结合了算法二的思想。

  1. 加载小数据:将small.xlsx全部读入内存,并创建集合S。
  2. 分块读取大数据:使用Pandas的read_excel()chunksize参数,分批读取large.xlsx。每次只读取一个块(例如10000行)到内存中。
  3. 逐块处理:对于每个数据块,使用isin(S)方法筛选出匹配的行。
  4. 累积结果:将每个块的处理结果追加到一个列表中,或者直接写入结果文件。
  5. 合并保存结果:处理完所有块后,将累积的结果合并并保存,或者由于是逐块写入文件,最后只需要确保文件关闭即可。
Python实现
def algorithm_5_chunking(small_file, large_file, output_file, chunksize=10000):"""算法5:分块处理(用于内存不足的大文件场景)"""print("算法5:分块处理 - 开始执行")start_time = time.time()# 1. 加载小数据并创建集合small_df = pd.read_excel(small_file)small_df['id_card'] = small_df['id_card'].astype(str)target_set = set(small_df['id_card'])# 2. 初始化一个列表来存储每个块的结果,或者直接写入文件# 我们采用直接写入文件的方式,避免在内存中累积巨大的DataFramefirst_chunk = True# 使用一个csv writer或者每次追加DataFrame到Excel比较麻烦。# 更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列表收集结果DF,最后再concat。但如果结果也很大,内存会爆。# 因此,我们使用‘a’(append)模式写入Excel,但注意OpenPyXL需要每次创建一个新的writer对象。# 这里为简单起见,我们收集块结果,最后统一写入。假设结果集本身不会太大(最多140000行中的一小部分)。chunks_result_list = []# 3. 分块读取大数据chunk_reader = pd.read_excel(large_file, chunksize=chunksize)for chunk in chunk_reader:chunk['id_card'] = chunk['id_card'].astype(str)# 4. 处理当前块mask = chunk['id_card'].isin(target_set)filtered_chunk = chunk[mask]chunks_result_list.append(filtered_chunk)print(f"已处理一个数据块,该块找到 {len(filtered_chunk)} 条匹配记录。")# 5. 合并结果并保存if chunks_result_list:final_result_df = pd.concat(chunks_result_list, ignore_index=True)else:final_result_df = pd.DataFrame()  # 创建一个空DataFramefinal_result_df.to_excel(output_file, index=False)end_time = time.time()execution_time = end_time - start_timeprint(f"算法5完成。找到 {len(final_result_df)} 条匹配记录。耗时: {execution_time:.4f} 秒")return execution_time# 这个算法主要用于演示大文件处理,对于140000行数据,没必要分块。
# time_5 = algorithm_5_chunking('small.xlsx', 'large.xlsx', 'result_5.xlsx', chunksize=50000)
优劣对比
  • 优点
    • 内存友好。核心优势是能够处理大于内存的数据文件,因为它永远不会同时将整个大表加载到内存中。
    • 结合了Pandas向量化操作的效率。
  • 缺点
    • 速度可能稍慢:由于需要多次读取文件、循环处理每个块,会产生额外的I/O开销和循环开销。比算法二、三要慢。
    • 实现稍复杂。
  • 预计运行时间2-5秒(主要开销在分块读取Excel上)。只有在处理超大文件、内存不足时才需要使用。对于140000条记录,完全不需要分块。

总结与最终对比

我们将五种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总结如下:

算法优点缺点预计时间推荐度
1. 暴力循环实现简单速度极慢,无法忍受~30分钟以上⭐(绝不推荐)
2. Pandas isin()实现简单,速度最快需要内存容纳小表集合<1秒⭐⭐⭐⭐⭐(首选
3. Pandas Merge实现简单,速度最快略有额外开销~1秒⭐⭐⭐⭐⭐(首选
4. SQLite高效,支持复杂查询,海量数据优势步骤稍多,数据迁移开销1-3秒⭐⭐⭐⭐(备用方案)
5. 分块处理内存友好,可处理超大文件速度较慢,实现稍复杂2-5秒⭐⭐⭐(特殊场景)

最终结论与建议

  1. 对于你的具体问题(5000条 vs 140000条)

    • 毫不犹豫地选择算法二(isin())或算法三(merge()。它们是专门为这种表格数据操作设计的,代码简洁、效率最高。两者性能差异可以忽略不计,按个人编码喜好选择即可。
  2. 如果你的小表也变得非常大(例如上百万条)

    • 算法二和三仍然有效,但创建集合或进行合并的内存消耗会变大。此时需要确保你的机器有足够RAM。
  3. 如果你的大表巨大(例如几十GB,无法读入内存)

    • 选择算法五(分块处理),它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标准范式。
  4. 如果你的匹配逻辑变得非常复杂(不仅仅是相等匹配)

    • 考虑使用算法四(SQLite),利用SQL强大的表达能力来编写复杂查询,或者使用专门的记录链接库(如recordlinkage)。
  5. 算法一(暴力循环):永远只存在于教学示例中,用于提醒大家时间复杂度的重要性。

代码执行:你可以创建一个主函数来运行和比较这些算法(除了算法一)。

if __name__ == '__main__':files = ('small.xlsx', 'large.xlsx')times = {}times['alg_2'] = algorithm_2_pandas_isin(*files, 'result_2.xlsx')times['alg_3'] = algorithm_3_pandas_merge(*files, 'result_3.xlsx')times['alg_4'] = algorithm_4_sqlite(*files, 'result_4.xlsx')# 对于这个数据量,算法5可能比2和3慢,但可以测试times['alg_5'] = algorithm_5_chunking(*files, 'result_5.xlsx', chunksize=50000) print("\n=== 所有算法耗时对比 ===")for alg, t in times.items():print(f"{alg}: {t:.4f} 秒")

在实际运行中,你会看到算法二和三以绝对优势胜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bicheng/95741.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bicheng/95741.shtml
英文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en.pswp.cn/bicheng/9574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英文站点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Spring 框架(IoC、AOP、Spring Boot) 的必会知识点汇总

目录&#xff1a;&#x1f9e0; 一、Spring 框架概述1. Spring 的核心功能2. Spring 模块化结构&#x1f9e9; 二、IoC&#xff08;控制反转&#xff09;核心知识点1. IoC 的核心思想2. Bean 的定义与管理3. IoC 容器的核心接口4. Spring Bean 的创建方式&#x1f9f1; 三、AOP…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 详解

✅作者简介&#xff1a;大家好&#xff0c;我是 Meteors., 向往着更加简洁高效的代码写法与编程方式&#xff0c;持续分享Java技术内容。 &#x1f34e;个人主页&#xff1a; Meteors.的博客 &#x1f49e;当前专栏&#xff1a; 设计模式 ✨特色专栏&#xff1a; 知识分享 &…

新电脑硬盘如何分区?3个必知技巧避免“空间浪费症”!

刚到手的新电脑&#xff0c;硬盘就像一间空荡荡的大仓库&#xff0c;文件扔进去没多久就乱成一锅粥&#xff1f;别急&#xff0c;本文会告诉你新电脑硬盘如何分区&#xff0c;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你给硬盘分区&#xff0c;还可以调整/合并分区大小等。所以&#xff0c;本文的分区…

【微知】git submodule的一些用法总结(不断更新)

文章目录综述要点细节如何新增一个submodule&#xff1f;如何手动.gitmodules修改首次增加一个submodule&#xff1f;git submodule init&#xff0c;init子命令依据.gitmodules.gitmodules如何命令修改某个成员以及同步&#xff1f;如果submodule需要修改分支怎么办&#xff1…

【Spring Cloud微服务】9.一站式掌握 Seata:架构设计与 AT、TCC、Saga、XA 模式选型指南

文章目录一、Seata 框架概述二、核心功能特性三、整体架构与三大角色1.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TC) - 事务协调器&#xff08;Seata Server&#xff09;2. Transaction Manager (TM) - 事务管理器&#xff08;集成在客户端&#xff09;3. Resource Manager (RM) - 资源管理器…

AI赋能!Playwright带飞UI自动化脚本维护

80%的自动化脚本因一次改版报废&#xff1f; 开发随意改动ID导致脚本集体崩溃&#xff1f;背景UI自动化在敏捷开发席卷行业的今天&#xff0c;UI自动化测试深陷一个尴尬困局&#xff1a;需求迭代速度&#xff08;平均2周1次&#xff09;&#xff1e; 脚本维护速度&#xff08;平…

Redis、Zookeeper 与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锁方案对比及性能优化实战指南

Redis、Zookeeper 与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锁方案对比及性能优化实战指南 1. 问题背景介绍 在分布式系统中&#xff0c;多节点并发访问共享资源时&#xff0c;如果不加锁或加锁不当&#xff0c;会导致数据不一致、超卖超买、竞态条件等问题。常见的分布式锁方案包括基于Redis、Zoo…

网络安全A模块专项练习任务十一解析

任务十一&#xff1a;IP安全协议配置任务环境说明&#xff1a; (Windows 2008)系统&#xff1a;用户名Administrator&#xff0c;密码Pssw0rd1.指定触发SYN洪水攻击保护所必须超过的TCP连接请求数阈值为5&#xff1b;使用组合键winR&#xff0c;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am…

金蝶中间件适配HGDB

文章目录环境文档用途详细信息环境 系统平台&#xff1a;Microsoft Windows (64-bit) 10 版本&#xff1a;5.6.5 文档用途 本文章主要介绍金蝶中间件简单适配HGDB。 详细信息 一、金蝶中间件Apusic安装与配置 1.Apusic安装与配置 Windows和Linux下安装部署过程相同。 &…

使用a标签跳转之后,会刷新一次,这个a标签添加的样式就会消失

<ul class"header-link"><li><a href"storeActive.html">到店活动</a></li><li><a href"fuwu.html">服务</a></li><li><a href"store.html">门店</a></l…

线程池实现及参数详解

线程池概述 Java线程池是一种池化技术&#xff0c;用于管理和复用线程&#xff0c;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xff0c;提高系统性能。Java通过java.util.concurrent包提供了强大的线程池支持。 线程池参数详解 1. 核心参数 // 创建线程池的完整构造函数 ThreadPoolExecu…

K8S 部署 NFS Dynamic Provisioning(动态存储供应)

K8S 部署 NFS Dynamic Provisioning&#xff08;动态存储供应&#xff09; 本文档提供完整的 K8s NFS 动态存储部署流程&#xff0c;包含命名空间创建、RBAC 权限配置、Provisioner 部署、StorageClass 创建及验证步骤。 2. 部署步骤 2.1 创建命名空间 首先创建独立的命名空间 …

JavaEE 进阶第二期:开启前端入门之旅(二)

专栏&#xff1a;JavaEE 进阶跃迁营 个人主页&#xff1a;手握风云 目录 一、VS Code开发工具的搭建 1.1. 创建.html文件 1.2. 安装插件 1.3. 快速生成代码 二、HTML常见标签 2.1. 换行标签 2.2. 图片标签: img 2.3. 超链接 三、表格标签 四、表单标签 4.1. input标…

【RNN-LSTM-GRU】第二篇 序列模型原理深度剖析:从RNN到LSTM与GRU

本文将深入探讨循环神经网络&#xff08;RNN&#xff09;的核心原理、其面临的长期依赖问题&#xff0c;以及两大革命性解决方案——LSTM和GRU的门控机制&#xff0c;并通过实例和代码帮助读者彻底理解其工作细节。1. 引言&#xff1a;时序建模的数学本质在上一篇概述中&#x…

Qt---状态机框架QState

QState是Qt状态机框架&#xff08;Qt State Machine Framework&#xff09;的核心类&#xff0c;用于建模离散状态以及状态间的转换逻辑&#xff0c;广泛应用于UI交互流程、设备状态管理、工作流控制等场景。它基于UML状态图规范设计&#xff0c;支持层次化状态、并行状态、历史…

GitHub 热榜项目 - 日榜(2025-09-02)

GitHub 热榜项目 - 日榜(2025-09-02) 生成于&#xff1a;2025-09-02 统计摘要 共发现热门项目&#xff1a;14 个 榜单类型&#xff1a;日榜 本期热点趋势总结 本期GitHub热榜呈现AI Agent生态爆发趋势&#xff0c;Koog、Activepieces等项目推动多平台智能体开发框架成熟。语…

华为卫星对星引导技术深度解析:原理、实现与开源替代方案

利号&#xff1a;CNXXXXXX 涉及多传感器融合/自适应波束成形/轨道预测算法一、技术原理剖析&#xff1a;卫星间高精度指向的核心挑战在低轨卫星&#xff08;LEO&#xff09;星座中&#xff0c;卫星间链路&#xff08;ISL&#xff09;的建立面临三大技术难题&#xff1a;1. 动力…

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结构设cad+三维图+设计说明书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的分类 2 1.2.1 管道巡检技术的分类 2 1.2.2管道巡检机器人的分类 2 1.3 研究的现状 3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3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4 1.4 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5 1.…

[从零开始面试算法] (11/100) LeetCode 226. 反转二叉树:递归的“镜像”魔法

引言 欢迎来到本系列的第十一篇&#xff01;在我们通过“最大深度”问题初步领略了树的递归之美后&#xff0c;今天我们将面对一个更能体现递归“分治”思想的经典问题——LeetCode 226. 反转二叉树。 这道题在面试界的地位非同凡响&#xff0c;它因 Homebrew 的作者 Max How…

Java设计模式之创建型—建造者模式

Java中最常用的设计模式-CSDN博客 “把对象的构造步骤拆成链式方法&#xff0c;调用者按需填参&#xff0c;最后一次性 build&#xff0c;避免构造函数爆炸。” 经典场景 参数多&#xff08;>4 个&#xff09;且大部分可选 需要不可变对象&#xff08;final 字段&#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