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是一种在每一步选择中都采取在当前状态下最好或最优(即最有利)的选择,从而希望导致结果是全局最好或最优的算法。
核心思想:“每步都贪心地选择眼前最好的,不去考虑整个未来的长远情况”。
它就像我们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决策方式。例如,在找零钱时,为了凑出某个金额,我们总是先给出最大面额的钞票,然后再给更小的,这就是一种贪心思想。
2. 贪心算法的基本要素
一个问题是适用于贪心算法,通常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性质:
-
贪心选择性质
- 定义:一个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可以通过一系列局部最优的选择(即贪心选择)来达到。
- 解释:这是贪心算法可行的前提。它要求我们在做贪心选择时,不会影响子问题的解。也就是说,我们做完一次选择后,只需要解决一个更小的子问题,而不需要回头重新考虑之前的选择。
-
最优子结构
- 定义: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
- 解释:这是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都具备的性质。如果整个问题的最优解可以由各个子问题的最优解推导出来,那么我们就说这个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
简单来说:贪心算法在每一步做出一个不可撤回的决策,并且希望每一步的局部最优能最终堆砌出全局最优。
3. 贪心算法的基本步骤
- 建立数学模型:将问题抽象为一个数学决策模型。
- 分解问题:将待求解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
- 制定贪心策略:根据题意,选择一个贪心准则,决定如何做出当前的最优选择。这是贪心算法的核心和难点。
- 求解子问题:根据贪心策略,一步步得到子问题的局部最优解。
- 组合成最终解:将所有的局部最优解组合成原问题的一个解。
4. 经典示例
示例1:找零钱问题
问题:假设硬币体系是 1元、5角、1角、5分、1分。现在要找给顾客 1元8角6分,如何找零才能使找零的硬币个数最少?
贪心策略:每一步都使用当前可用的最大面额的硬币。
步骤:
- 1元8角6分 = 186分
- 先找 1元(100分),剩余 86分。
- 找不了1元了,找 5角(50分),剩余 36分。
- 找不了5角了,找 1角(10分),可以找3个,剩余 6分。
- 找 5分(5分),剩余 1分。
- 找 1分(1分),完成。
找零方案为:1个1元,1个5角,3个1角,1个5分,1个1分。总共 7 枚硬币。
为什么这是有效的? 在这个特定的硬币体系( canonical coin systems )中,贪心算法总能得到最优解。但注意,如果硬币体系很奇怪(例如有 1分, 3分, 4分),要凑出 6分:
- 贪心法:先拿4分,剩余2分,再拿两个1分,共3枚硬币(4,1,1)。
- 最优解:其实是两个3分,共2枚硬币(3,3)。
所以,贪心算法并不总是能得到最优解!
示例2:活动选择问题
问题:有一系列活动,每个活动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同一时间只能进行一个活动。如何选择才能使能进行的活动数量最多?
贪心策略:每次都选择结束时间最早的活动,这样就能为后续活动留下更多的时间。
步骤:
- 将所有活动按结束时间从早到晚排序。
- 选择第一个结束的活动。
- 接下来,选择开始时间晚于或等于上一个已选活动结束时间的活动中,结束时间最早的那个。
- 重复步骤3,直到没有活动可选。
这个策略被证明总能得到最优解。
5. 贪心算法 vs 动态规划
这是一个常见的困惑点,因为它们都用于求解优化问题且都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特性 | 贪心算法 | 动态规划 |
---|---|---|
决策方式 | 每步做一个不可撤回的决策,不考虑未来。 | 每步决策依赖于子问题的解,需要保存所有子问题的解并根据这些解做出决策。 |
子问题 | 做出一次贪心选择后,只产生一个子问题。 | 通常会产生多个重叠子问题。 |
效率 | 高效,通常时间复杂度更低。 | 相对较低,因为需要解决所有子问题。 |
适用范围 | 要求问题具有贪心选择性质。 | 适用范围更广,只要具有最优子结构(即使没有贪心选择性质)。 |
结果 | 不一定得到全局最优解。 | 总是得到全局最优解。 |
关键区别:动态规划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通常通过比较得出);而贪心算法则直接做出一个“看似最好”的选择,并且不再回头。
6. 贪心算法的优缺点
优点:
- 高效:算法通常简单、直接,时间复杂度低。
- 易于实现:逻辑清晰,代码通常不长。
缺点:
- 局部最优不等于全局最优:这是最大的陷阱。很多问题无法用贪心算法得到真正的最优解。
- 证明困难:如何证明一个贪心策略一定能得到全局最优解,通常是比较困难的。
7. 如何判断能否使用贪心算法?
这是一个没有万能公式的问题,但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 先尝试:先想一个贪心策略,然后用一些简单的测试用例(尤其是边界 case)去验证它是否能得到最优解。
- 举反例:尝试思考是否存在一种情况,让你的贪心策略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如果能轻易找到反例,则说明贪心算法不适用。
- 数学证明:尝试从数学上证明该问题具有贪心选择性质和最优子结构。这需要较强的数学功底,也是算法竞赛和研究的重点。
总结
贪心算法是一种强大而直观的“短视”算法。它通过一系列局部最优决策来构建解,期望最终得到全局最优解。
- 核心:制定正确的贪心策略。
- 关键:问题必须具有贪心选择性质和最优子结构。
- 陷阱:局部最优不一定是全局最优。
- 对比:与动态规划相比,它更高效但不总是最优;动态规划更通用但更耗时。
掌握贪心算法需要大量的练习,去熟悉各种经典问题(如霍夫曼编码、最小生成树-Prim和Kruskal算法、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等)的贪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