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前面我们已经分享过了静态路由、缺省路由、浮动静态路由这些静态路由的配置。接下来将会 陆陆续续开始分享动态路由以及其他路由配置。博主这里是一个新人,了解这些路由配置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说通过实验去理解原理。因此在专业性上欠缺了,然而这种学习方式可能会慢慢留下很多错误的认识,进而对最终的学习成功留下隐患。也就是说我现在在进行盲人摸象。但我仍然会保持以往的模式,用自己的理解将其表诉出来。不同的是,我会花时间去了解其更深层次的原理,确保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介绍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点到点链路上的OSPF动态路由。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本质区别就是,静态路由更多的是一种手动配置,不会自动调整;而动态路由通过协议自动学习,适应变化。具体体验还需要深度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并将其进行对照,体验其差别性。
今天介绍的是动态路由的一种——点到点链路上的OSPF动态路由。我理解的其本质就是将各路由器的接口配置信息及环回配置信息存放在OSPF的域中,让OSPF协议进行网络的传输管理。接下来我们先分享这个实验吧。
三、实验
拓扑图创建
首先,我们创建如图所示的拓扑图,接下来进行各设备的接口ip地址配置。
路由器接口ip配置
AR1:
AR2:
AR3:
如上图,我们将3个路由器的共4个ip地址进行了配置,共配得两个网段。10.1.1.0 24以及23.1.1.0 24。接下来我们对每个路由器配置一个环回地址,作为稳定存在的各路由器的逻辑接口,它是各路由器在OPSF协议下的身份标识,及虚拟链接。
环回ip地址配置
AR1:
AR2:
AR3:
如上图,我们分别对三个路由器配置了一个环回地址,代表其稳定存在的逻辑接口。现在,让我们继续进行下一步吧。
OSPF动态路由配置
AR1:
AR2:
AR3:
如上图所示,我们使用ospf分别创建了3个route的id。并分别将其接入area 0 这个域,再分别添加上物理接口ip和逻辑接口ip,也就是GE接口ip和环回接口ip。这样做,可以这样去理解,物理接口ip接入,代表真实的物理线路ip通路接入,表示着真实可用的信息通信线路。而逻辑接口ip负责表示即使某条线路损坏,但在有完好线路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通信的,永远稳定打开的通路。
结果检验
信息连通性检测:
AR1到AR3的23.1.1.2接口
AR3到AR1的10.1.1.1接口
添加新通信线路后的联通性:
现在我们在AR1和AR2之间新添加一个独立网段进行信息联通,并把他们加入各种路由器的route的id以及area0域。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从AR3直接发送信息到AR1。
AR1:
AR2:
上述代码实现了AR1和AR2各自新使用的接口接入其router-id并接入area0这个域。接下来我们尝试从AR3来向AR1的新接口发送信息吧!
AR3:
四、总结
今天我们介绍了一个动态路由,动态路由的特点就是自动对新接入的ip进行管理并实现通信。着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刚才结果检验的实验看出来。谢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