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可视化中,韦恩图是展示多组数据交集关系的常用工具,尤其在生物信息(如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统计分析等领域高频使用。但传统绘图工具常面临椭圆比例失衡、数值显示混乱、样式调整繁琐等问题,而 R 语言的eulerr
包恰好能解决这些痛点 —— 它支持按数据比例自动适配图形,同时提供丰富的自定义参数,新手也能快速画出专业级韦恩图。本文将从包加载、数据准备、基础绘图到高级美化,一步步带大家掌握eulerr
包的使用方法,所有代码可直接复制运行。
一、前期准备:安装并加载 eulerr 包
首先需确保eulerr
包已安装,若未安装,可通过install.packages()
函数完成安装,再用library()
加载包。代码如下:
# 检查并安装eulerr包(仅首次使用需执行安装)
if (!require(eulerr)) {install.packages("eulerr") # 从CRAN仓库安装
}
library(eulerr) # 加载包
二、数据准备:构建韦恩图所需的交集统计数据
eulerr
包绘图的核心是 **“分组 - 交集” 统计向量 **,需明确每组数据的独立数量及各组间的交集数量。以生物信息中 “多条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为例,假设我们有 3 个实验条件,需统计 “仅某条件特有基因数”“某两个条件共有基因数”“三个条件共有基因数”,具体数据构建如下:
# 设置随机种子(保证后续绘图结果可重复)
set.seed(123)# 构建基因集合交集统计向量
# 命名规则:独立组直接用组名,交集组用"组1&组2&..."格式
gene_data <- c("Condition1" = 150, # 仅Condition1特有的基因数"Condition2" =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