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矿业开发向深部复杂地层进军的过程中,随钻测量技术是控制钻井定向打孔质量和提升长距离钻探中靶精度的核心手段,煤矿井下定向钻孔、瓦斯抽放孔、探放水孔等关键工程面临着一系列特殊挑战:强磁干扰、剧烈振动、空间受限等恶劣条件。最新推出的ER-Gyro-15 MEMS 陀螺工具定向短节,实现了矿用随钻测量的技术突破,为矿业钻探与能源勘探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矿井的特殊挑战
井下存在大量钢制套管、钻杆设备、动力电缆和电气设备,这些设施形成了复杂的强磁干扰场。此外,矿区地层中往往含有铁磁性矿物,进一步加剧了磁干扰程度。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磁通门无法提供可靠的方位数据,导致钻井轨迹偏差,严重影响钻井质量和效率。
MEMS陀螺定向短节优势有哪些?
其工作原理可概括为“自主寻北”与“捷联惯性测量”两大核心。
自主寻北:找到地下的“真北”方向
ER-Gyro-15采用基于地球自转角速度感应的陀螺定向技术,这一技术完全不依赖磁场。设备内置的高精度三轴MEMS陀螺仪能够准确感知地球自转角速度,通过先进的算法处理,实现自主寻北和精确方位测定。
捷联惯性测量技术
MEMS 陀螺定向短节不仅是单一设备的升级,更代表着矿用随钻测量从传统经验依赖型向数据驱动型的转变。ER-Gyro-15 采用最新三轴 MEMS 陀螺与三轴 MEMS 加计组成的捷联惯性测量系统,可实现三大核心功能:
一是可随钻输出方位角、井斜角、工具面角等关键参数,方位角可达0.5°,井斜角0.1°,陀螺工具面角1/secL,测量范围全面覆盖 0~360°方位角与 0~180°井斜角。这种多参数协同测量能力为钻孔轨迹提供了完整数据支撑。
二是载体姿态信息输出,可提供载体的关键姿态参数;三是姿态保持功能,20分钟姿态保持精度≤0.2°。
陀螺定向短节硬件与性能特性
小巧坚固:Φ25.4/30mm × 120mm的圆柱形设计,重量小于150g,能嵌入各种矿用钻具的有限空间内,27mm的探管/钻杆都能轻松嵌入。全固态+内台体设计,无活动部件,具备卓越的抗冲击和抗振动能力。
快速对准能力:30秒内即可完成对准,方位精度达到1°;90秒内完成精对准,方位精度提升至0.5°。这种快速对准能力大大缩短了钻井准备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特别是在需要频繁起钻的作业中,时间节省效果更加显著。
多模式测量功能:ER-Gyro-15支持随钻测量、点测和连续测量三种工作模式,能够满足不同作业阶段的需求。在定向钻井阶段采用随钻测量模式,在轨迹验证阶段采用点测模式,在长距离钻进阶段采用连续测量模式,这种灵活性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实用价值。
ER-Gyro-15 MEMS陀螺定向短节以其创新的技术特性和卓越的性能表现,为矿用随钻测量带来进步。其抗磁干扰、抗振动、耐高温、小型化和高精度等特性,完美解决了矿山特殊环境下的测量难题。在煤矿井下定向钻孔、瓦斯抽放孔、探放水孔、地面勘探孔和煤层气开采水平分支井等应用中,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可靠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