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理实验、动物模型构建等科研场景中,小鼠体重变化数据是评估实验干预效果(如药物安全性、疾病进展影响)的核心指标之一。将零散的体重数据转化为直观的折线图,不仅能清晰呈现体重随时间的波动趋势,更是后续结果解读与论文图表呈现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从 Excel 数据整理开始,详细讲解如何使用 Graphpad Prism 绘制专业的小鼠体重变化曲线,适合科研新手直接套用。
一、Excel 前期数据整理:规范计算均值、标准差
在使用 Graphpad 绘图前,需先对原始体重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每组小鼠的体重平均值(Mean)、标准差(SD),确保数据格式符合 Graphpad 导入要求。
1. 数据记录格式
以 “5 只小鼠(N=5)在 6 个时间点的体重监测” 为例,Excel 表格建议按如下格式记录:
- 行:分组(如 “对照组”“药物处理组”)
- 列:不同时间点(如 “Day 0”“Day 3”“Day 7”“Day 10”“Day 14”“Day 21”)
- 单元格内容:对应时间点单只小鼠的体重(单位:g)
2. 关键数据计算(附 Excel 公式)
对每组数据计算均值和标准差,便于后续绘制带误差线的体重曲线:
- 均值(Mean):计算每组在各时间点的平均体重,公式为
=AVERAGE(数据范围)
。例如,对照组 Day 0-Day 21 的体重数据在 B2:G2 单元格,均值计算单元格输入=AVERAGE(B2:G2)
即可。 - 标准差(SD):反映组内数据的离散程度,公式为
=ST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