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完整性监控(FIM)作为一道关键的防御层,确保系统和网络中文件及文件夹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通过监控关键文件的变更并检测未经授权的修改,提供关于潜在安全漏洞、恶意软件感染和内部威胁的早期警报。为了使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发挥实效,组织需合理规划其架构与实现方式。
该架构通常需要在独立的服务器或系统上部署监控代理,重要数据由一个集中管理服务器进行汇总和管理。配置工具以监控特定文件或文件夹、创建阈值、持续监控变更、识别未经授权的改动,以及实施适当的响应机制(如警报和工作流),都是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实施过程的一部分。
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的架构与实现共同构成了主动安全措施,通过识别和缓解对文件的不当修改,保护组织免受潜在漏洞和数据篡改的影响。在当今的网络安全环境中,要更有效地使用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理解其架构和实现方式至关重要。
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的架构
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的架构包括在多个系统或服务器上部署监控代理,以及由集中管理服务器汇总和监控重要数据。以下是构建完整架构所需的文件完整性监控系统组件:
- 代理(Agents):代理安装在需要通过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进行监控的系统中。这些代理持续监控文件和文件夹的变更,并将检测到的变更报告给中央服务器或控制台进行分析。
- 中央服务器或控制台(central server or console):该组件收集代理所收集的数据,并为管理员提供一个集中式界面,用于查看和管理文件完整性事件。
- 数据库(database):文件完整性监控系统通常在数据库中记录其监控文件的属性、文件相关信息以及检测到的任何变更。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报告和审计。
- 规则引擎(rule engine):规则引擎使管理员能够定义策略和规则,明确应跟踪哪些文件变更以及如何管理这些变更。这些规则可以指定如文件路径、设备、变更类型和例外情况等标准。
- 告警机制(alerting mechanism):当文件完整性监控系统检测到文件发生未授权或意外变更时,会生成告警,通知管理员潜在的安全事件。这些告警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发送,以便进一步分析。
- 集成(Integrations):为了增强安全态势,文件完整性监控系统可能会与其他安全工具集成,如SIEM平台、端点检测与响应(EDR)解决方案、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等。
构建文件完整性监控架构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应实施强有力的身份验证程序和访问限制,仅允许授权人员访问,以保护监控系统自身的完整性。
- 冗余性与可扩展性:文件完整性事件日志可能需要大量存储空间,尤其是在包含众多设备的大型网络中。因此,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的架构应考虑冗余和可扩展性,以确保即使在网络或硬件故障时也能持续监控。
- 冗余:冗余指存在备份组件(如存储系统、管理服务器或监控代理),确保在组件故障时仍能持续运行并具备容错能力。通过提供替代资源在关键组件不可用时接管职责,冗余旨在减少停机时间并维护系统完整性。
- 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指系统支持不断增长的工作负载(如监控更多文件或系统)而不影响功能或速度的能力。为确保系统增长时的最佳性能,可扩展性要求设计架构能够通过添加资源(如服务器或监控代理)轻松处理增长。例如,考虑在工作负载增加时通过添加额外的管理服务器、存储节点或监控代理来实现水平扩展。这使文件完整性监控系统能够处理更大的环境和更高的数据量,而不会出现性能问题。
文件完整性监控系统的总体目标是让企业能够了解对关键文件和目录所做的变更,从而快速识别并处理安全事件。
如何实现文件完整性监控
文件完整性监控 (FIM)通常部署在工作站级别,以监控对本地文件、文件夹和目录的更改。全面的 SIEM 解决方案(如,Log360)将 FIM 功能集成到其功能集中,通过将 FIM 信息与其他网络信息相关联,SIEM 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确保业务安全。
用于监控特定文件或文件夹的文件完整性监控实现工作流,以下是实现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的步骤:
1、选择合适的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
通过研究找到符合需求的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无论是开源还是商业工具,每种选择都有不同的功能。
2、实施和部署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
在文件完整性监控解决方案需要监控的系统上安装代理,中央服务器或控制台收集代理端收集的数据。这些数据由文件完整性监控解决方案内部维护的数据库收集。
接下来,确保该工具具有访问被监控文件和目录的适当权限,为了加快监控和响应流程,将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集成到现有基础设施中,如集中式日志记录和告警系统。
3、定义范围与目标
选择需要监控的文件和文件夹。这些可能包括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的任何文件,例如可执行文件、库、配置文件和关键系统文件。
4、设置告警
确定用户的常规使用模式和行为以设置告警标准,然后,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以此标准为指导实时分析事件。当事件超过预定的告警阈值时,会生成通知并发送给相应的负责人,该负责人随后分析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纠正。这些告警包含变更类型、受影响的文件或目录以及事件发生时间等详细信息。
5、生成报告
定期生成汇总文件完整性监控活动的报告,包括检测到的变更、告警和合规状态。利用这些报告来证明符合法规要求并评估整体安全态势。
6、响应与修复
收到警报后,务必立即调查检测到的更改,以确定其性质和影响。这可能涉及审查日志、分析文件内容以及评估事件的严重性。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或恢复受影响文件的完整性,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这可能包括撤销未经授权的更改、应用补丁或实施额外的安全控制。
7、审查与更新
定期审查和更新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的规则和配置,以适应不断演变的威胁和环境变化。
审查对文件和文件夹执行的操作,以判断是否有任何新威胁出现。确保适当更新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的告警规则和配置,以防止此类威胁再次发生。
定期进行审计和评估,确保文件完整性监控工具的实现高效且符合安全最佳实践。
遵循此流程,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文件完整性监控系统,识别未授权修改,同时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文件完整性监控(FIM)工具
文件完整性监控(FIM)工具采用实时文件完整性监控来监控文件和文件夹,以提供主动和持续的安全风险保护,为组织提供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威胁环境中保持其数据和系统完整性所需的可见性和控制。
- 实时监控未经授权的文件活动,例如文件创建、删除和修改。
- 跟踪与文件相关的异常用户活动,例如尝试读取、写入、复制和粘贴敏感数据。
- 使用高级用户和实体行为分析 (UEBA) 识别异常用户活动。
- 创建自定义关联规则以检测非法文件篡改、数据泄露和数据盗窃。
- 使用预定义的警报配置文件实时生成警报,以进行文件监控和审计。
- 使用威胁检测和事件响应引擎实现针对潜在威胁的主动事件响应工作流程。
- 生成实时、可审计的报告,以符合 HIPAA、SOX、PCI DSS、GDPR 和 GLBA 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