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Blocks AI:AI时代的云原生数据库运维探索

REF Auto-detect-failure 架构Auto-bug-detect测试

引言

传统的自动化运维诊断主要依赖基于规则的方法——无论是Ansible Playbooks的预定义脚本,还是Kubernetes Operator的固化逻辑,这些方法都存在根本性的局限:它们无法处理未知或预料之外的错误场景(Unknown Unknowns),规则库的维护成本随系统复杂度指数级增长,当面对复杂的分布式系统故障时,这些预设规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新的解决可能。大语言模型具备理解自然语言描述、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和进行多步骤推理的能力,这些特性与故障诊断的本质需求高度契合。但直接将生成式AI应用于生产环境的运维场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幻觉问题——概率模型生成与实际环境无关的建议,在关键的运维场景中,这种不可靠性是不可接受的。其次是"黑盒"特性,模型的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难以建立运维团队的信任。一种天真或高风险的AI应用设计思路是让模型直接获得系统执行权限,这在生产环境中会带来灾难性的安全风险。

对抗幻觉:确保AI诊断的可靠性

幻觉问题是AI应用面临的普遍挑战,在运维场景中这个问题尤其致命。一个错误的诊断结论可能导致运维人员采取错误的修复措施,进而引发更严重的故障。KubeBlocks AI通过多层防御机制来提升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智能上下文收集

AI的推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数据的质量。在故障诊断场景中,相关的数据可能散布在各个子系统中:Kubernetes事件、Pod日志、监控指标、配置文件等。简单地将所有可能相关的数据都提供给AI是不现实的,这会超出模型的上下文长度限制,也会引入大量噪声。

我们设计了一个以"异常优先"为核心的智能上下文收集系统,它能够自动识别和筛选最相关的信息。在收集原始信息时,系统会优先选择状态异常的元数据,保证最大程度覆盖异常根因。这种智能筛选机制通常能将原始数据量过滤至原来的20-30%,同时保持关键信息的完整性。经过筛选的上下文符合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边界,也处在大语言模型的最佳处理范围内。

工具调用的安全约束

MCP协议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对AI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每个工具的接口都有详细的JSON Schema定义,包括参数类型、取值范围、必填字段等。所有工具都被严格限制为只读操作,AI可以查询Pod状态、读取日志、获取监控数据,但无法修改任何集群配置或数据。即使AI生成恶意的工具调用(比如删除Pod或修改配置),MCP服务器也可以在参数验证阶段就拒绝这些请求。

结构化推理和验证

我们开发了一套专门的提示词工程策略,这些提示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认知框架",旨在引导AI进行结构化的思考。

比如,在分析Pod故障时,提示词会要求AI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分析:首先检查Pod的基本状态和配置,然后查看相关事件,接着分析容器日志,最后检查相关的存储和网络配置。这种结构化的分析流程减少了AI遗漏关键信息的可能性,直到每次结构性要求过后才回到llm发散性的思考,考虑每个可疑的特征。

AI的输出也被要求采用结构化的JSON格式,包含分析步骤、发现的问题、可能的原因、建议的下一步操作等字段。这种格式化的输出不仅便于用户理解,也便于后续的自动化处理和验证。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了一个"可信度评估"规则。AI在给出诊断结论时,会同时评估自己的可信度,包括数据的完整性、推理的逻辑性、结论的一致性等因素。当可信度低于某个阈值时,系统会建议用户寻求人工专家的帮助。

核心架构:基于MCP的"思考-行动"分离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选择"思考-行动"分离

在设计AI运维系统时,设计者必须避免让模型直接获得系统执行权限这一潜在陷阱。成熟的AI应用架构应该将AI的推理能力与实际的系统操作严格分离。KubeBlocks AI采用的设计哲学:AI专注于分析和推理,所有的"行动"都通过可信的工具服务来完成。这种分离式设计的核心优势在于安全性和可控性。无论AI产生多么复杂的推理结果,它都无法直接影响生产系统的状态。所有的实际操作都需要通过预先定义、经过安全验证的工具接口执行,这些接口具有明确的权限边界和操作约束。

MCP协议的实际应用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Anthropic开发的一个开放协议,专门用于大语言模型与外部工具和资源的安全交互。在KubeBlocks AI中,我们将MCP协议作为AI与运维工具之间的桥梁。

具体的工作流程为:当用户提出一个诊断问题时,AI首先会分析问题的性质,然后制定一个调查计划。这个计划包含一系列需要调用的工具和预期获取的信息。这个计划转化为一系列MCP工具调用请求,每个请求都包含工具名称、参数和期望的返回格式。

MCP服务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会验证请求的合法性,包括工具是否存在、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调用者是否有相应权限等。验证通过后,MCP服务器在隔离的环境中执行实际的工具调用,比如kubectl get pods、查询日志系统或获取监控数据。工具执行的结果以标准化的JSON格式返回给AI,AI基于这些真实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推理。

双模式诊断引擎

不同的故障场景需要不同的诊断方式。KubeBlocks AI提供了两种互补的运行模式,分别针对交互式探索和自动化分析的需求。

交互式诊断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互式模式适用于复杂、未知或高风险的故障场景。在这种模式下,AI作为一个"Copilot"角色,与运维工程师进行实时协作。

交互的核心是渐进式信息收集和分析。AI不会一开始就尝试获取所有可能相关的信息,而是根据用户的初始描述,先收集最基础的状态信息,然后根据初步分析结果,逐步深入到更具体的方面。这种模式下最主要支持用户的实时干预。用户可以随时调整诊断的方向,比如"重点检查存储相关的问题"或者"跳过网络检查,直接看数据库日志"。这种灵活性对于处理复杂故障至关重要,因为有经验的运维工程师往往能够基于一些细微的线索快速缩小问题范围。

自主诊断报告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主模式适用于标准化的故障场景,旨在生成详尽的诊断报告。其核心是迭代式探查框架,它让AI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一样,通过多轮工具调用来诊断问题。

与固定的规则式诊断不同,该模式具备灵活性。AI会根据每一轮的检查结果,动态调整后续的调查策略。例如,它会分析中间数据并生成新的追问(如“检查Redis集群状态”),触发新一轮的分析和工具调用。

这个迭代过程(通常限制在5-7轮内)会被完整记录。最终,AI基于全过程的结构化日志,生成一份包含根本原因、影响范围和修复建议的综合诊断报告。

实际应用效果

在过去的测试应用中,KubeBlocks AI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故障场景进行了对比测试。

在Pod调度失败的场景中,人工排查通常需要20-40分钟,需要检查节点资源、存储配置、网络策略等多个方面。使用KubeBlocks AI的交互式模式,平均诊断时间缩短到了5-8分钟,AI能够快速定位到具体的失败原因(比如存储配额不足或节点标签不匹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数据库连接超时的问题,人工排查往往需要1-2小时,涉及数据库配置、网络连通性、负载均衡配置等多个层面的检查。KubeBlocks AI的自主诊断模式能够在10-15分钟内生成详细的诊断报告,包含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具体的修复建议。

AI诊断的准确性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平。在我们测试的多个真实故障案例中,AI能够正确识别根本原因的比例达到了85%以上。即使在无法完全确定根因的情况下,AI提供的分析方向和排查建议也能够显著提高人工诊断的效率,不过底层模型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Agent的能力上限,由于诊断这种特殊场景的超长上下文特点,更加考验了大语言模型将注意力放在特定的问题文本处。

未来发展方向

多Agent协作是下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单一的Agent虽然能够处理大部分诊断场景,但对于非常复杂的多系统故障,专业化的Agent分工会更有效。我们正在设计一个多Agent系统,包含专门负责网络诊断的Agent、存储诊断的Agent、应用层诊断的Agent等。这些Agent之间可以协作,共享信息,形成更强大的诊断能力。

目前的系统只提供诊断和建议,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自动执行一些安全的修复操作,比如重启异常的Pod、调整资源配额、修复明显的配置错误等。这需要非常严格的安全控制和风险评估机制。

我们还在探索与其他系统的深度集成。比如与监控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基于异常告警的主动诊断,与CI/CD系统的集成可以在部署过程中自动检测和修复问题,例如在新版本发布中引入的配置问题,性能回退等,与成本管理系统的集成可以提供性能和成本的综合优化建议。

结论

KubeBlocks AI代表了我们对AI运维系统的深度思考和实践。通过"思考-行动"分离的架构设计、多层的幻觉防御机制,以及双模式诊断引擎,我们在AI的智能性和运维的可靠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平衡点。

这个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黑盒,而是一个开放、可扩展的平台。通过标准的MCP协议,可以轻松地集成需要的工具和知识,构建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AI运维能力。这种开放性确保了系统能够持续演进,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业务需求。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diannao/96584.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diannao/96584.shtml
英文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en.pswp.cn/diannao/96584.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英文站点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如何编译botan加密库?

Botan加密库支持2.x版本和3.x版本,其中3.x版本需要支持C20。0、下载源码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andombit/botan.gitcd botan切换分支到2.19.5版本git checkout 2.19.51、Windows编译Botan加密库1.1 配置生成MakefileRelease模式python configure.py --ccmsv…

Linux问答题:分析和存储日志

目录 1. RHEL 日志文件保存在哪个目录中? 2.什么是 syslog 消息和非 syslog 消息? 3.哪两个服务处理 RHEL 中的 syslog 消息? 4. 列举常用的系统日志文件并说明其存储的消息类型。 5. 简单说下日志文件轮转的作用 6.systemd-journald 服…

chapter05_从spring.xml读取Bean

一、简化Bean的注册 如果每次注册一个Bean,都要像上节一样,手动写PropertyValues相关的代码,那太复杂了,我们希望读取XML文件,自动注册Bean,这样对于使用者,甚至不知道有BeanDefinition的存在 二…

【数位DP】D. From 1 to Infinity

Problem - D - Codeforces 题目: 思路: 数位DP 数论 题目让我们求这个无限序列 123456789101112.... 的前 k 个数的数位和 题目看起来很不好求,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先从简单问题开始 问题①. 求 k 位置对应着第几个数 那么显然…

gitlab、jenkins等应用集成ldap

gitlab、jenkins等应用集成ldap 文档 openldap安装 -添加条目gitlab、jenkins等应用集成ldap gitlab集成ldap gitlab版本:gitlab-jh-17.7.0 ldap版本:openldap-2.6.10 修改/etc/gitlab/gitlab.rb文件,编辑相关信息 gitlab_rails[ldap_en…

Unity中国小游戏行业沙龙:抖音小游戏平台分析与规划

目录 一、抖音小游戏市场全景分析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关键议题 内容运营生态观察 二、平台技术架构与运营体系 用户复访与留存体系 技术支撑体系 三、平台激励与商业化政策 收益分成机制 资金服务升级 技术基础建设 四、生态合作与发展规划 开发者支持体系…

手机横屏适配方案

CSS自动旋转页面实战指南在移动端开发中,横屏适配是一个常见但棘手的问题。本文将深入解析一套完整的CSS横屏适配方案,让你的网页在手机旋转时自动调整布局,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一、横屏适配的重要性 随着移动设备使用场景的多样化&#xff…

蓝桥杯算法之基础知识(2)——Python赛道

1.循环里面套用递归,当递归执行return时,只会退出当前递归层2.不能一边遍历list 一边pop解决办法:倒序遍历解决或者创建新的列表去存储3.sqrt求出来的始终是小数形式,注意题目要求的结果有可能是整型你直接sqrt就提交,…

如何优雅解决 OpenCV 分段错误(Segfault):子进程隔离实战

在分布式数据平台(如 Databricks Spark)中跑视频处理任务时,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恶心的报错?Py4JJavaError: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calling z:org.apache.spark.api.python.PythonRDD.collectAndServe. : org.apache.spark.Spark…

Docker的六种网络模式(详解)

文章目录1. bridge(默认)2. host3. none4. container5. overlay6. macvlan7. 总结对比Docker 六种网络模式是容器网络的基础概念,不同模式决定容器与宿主机、外部网络、其他容器之间的通信方式。 1. bridge(默认) Br…

微服务流量分发核心:Spring Cloud 负载均衡解析

目录 理解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的实现方式 服务端负载均衡 客户端负载均衡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快速上手 常见的负载均衡策略 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 LoadBalancer 原理 理解负载均衡 在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中,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鸿蒙异步处理从入门到实战:Promise、async/await、并发池、超时重试全套攻略

摘要(介绍目前的背景和现状) 在鸿蒙(HarmonyOS)里,网络请求、文件操作、数据库访问这类 I/O 都是异步的。主流写法跟前端类似:Promise、async/await、回调。想把 app 做得“流畅且不阻塞”,核心…

【html2img/pdf 纯!纯!python将html保存为图片/pdf!!效果非常的棒!】

素材 a.png html card.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固定样式卡片</title><style>/* 基础样式和页面居中 */body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P…

带宽评估(三)lossbase_v2

一、优化方向 调整丢包恢复算法的参数:可以通过调整算法中的一些参数,如丢包恢复速率、丢包恢复阈值等,来优化算法的性能。 调整发送窗口大小:在固定丢包场景下,可以通过调整发送窗口大小来控制发送速率,从而减少丢包率。 a=fmtp:96 x-google-min-bitrate=300 二、Goo…

imx6ull-驱动开发篇29——Linux阻塞IO 实验

目录 实验程序编写 blockio.c blockioApp.c Makefile 文件 运行测试 在之前的文章里&#xff0c;Linux阻塞和非阻塞 IO&#xff08;上&#xff09;&#xff0c;我们学习了Linux应用程序了两种操作方式&#xff1a;阻塞和非阻塞 IO。 在Linux 中断实验中&#xff0c;Linux…

97. 小明逛公园,Floyd 算法,127. 骑士的攻击,A * 算法

97. 小明逛公园Floyd 算法dijkstra, bellman_ford 是求单个起点到单个终点的最短路径&#xff0c;dijkstra无法解决负权边的问题&#xff0c; bellman_ford解决了负权边的问题&#xff0c;但二者都是基于单起点和单终点。而Floyd 算法旨在解决多个起点到多个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崩坏世界观中的安全漏洞与哲学映射:从渗透测试视角解构虚拟秩序的脆弱性​

​崩坏世界观&#xff1a;游戏中的世界&#xff0c;是真实&#xff0c;也是虚幻的&#xff01;对于游戏中的NPC角色而言&#xff0c;TA们生存的世界&#xff0c;是真实的&#xff01;对于游戏玩家而言&#xff0c;游戏中的世界&#xff0c;是虚拟的&#xff01;通过沉浸式的游戏…

【离线安装】CentOS Linux 7 上离线部署Oracle 19c(已成功安装2次)

1.部署参考链接&#xff1a; CentOS 7 rpm方式离线安装 Oracle 19chttps://blog.csdn.net/Vampire_1122/article/details/123038137?fromshareblogdetail&sharetypeblogdetail&sharerId123038137&sharereferPC&sharesourceweixin_45806267&sharefromfrom…

小白向:Obsidian(Markdown语法学习)快速入门完全指南:从零开始构建你的第二大脑(免费好用的笔记软件的知识管理系统)、黑曜石笔记

一、认识Obsidian&#xff1a;不只是笔记软件的知识管理系统 1.1 什么是Obsidian Obsidian是一个基于本地存储的知识管理系统&#xff0c;它将你的所有笔记以纯文本Markdown格式保存在电脑本地。这个名字来源于黑曜石——一种火山熔岩快速冷却形成的玻璃质岩石&#xff0c;象…

攻防世界—Confusion1—(模板注入ssti)

一.解题在login和register的页面中发现这个文件路径接下去就找有什么点可以利用二.ssti通过题目信息可知是一只蛇把一只大象缠绕起来了&#xff0c;蛇代表python&#xff0c;大象代表php这边通过python可以推测可能是模板注入&#xff0c;这边我看其他的解题是说通过看报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