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表述为“当一个指标变成了目标,它将不再是个好指标”。
该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在1975年提出,最初用于批判撒切尔夫人政府的货币主义政策,指出当政府试图管理金融指标时,这些指标便不再是可信的经济风向标。
以下是一些古德哈特定律的例子:
- 科研评估:过去,学术界常用论文数量和引用率来评估研究人员或机构的水平。但当论文数量和引用率成为主要考核指标后,研究人员可能会选择做更容易发论文、周期短的“快餐式”研究,而非真正有突破性但风险高周期长的研究,甚至可能出现学术造假、拆分论文、互相引用等行为来提高引用率,导致论文数量和引用率不能真实反映研究的质量和价值。
- App用户活跃度:一些公司将“日活跃用户(DAU)”“用户时长”等作为关键指标来衡量产品成功和员工绩效。为了使这些指标好看,公司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用户体验的措施,如推送大量通知打扰用户,从而牺牲了用户真实的体验和价值,使得这些指标无法真正反映产品的吸引力和用户的真实需求。
- 学校升学率考核:如果学校的唯一或主要考核指标是升学率,那么学校和老师就有强烈的动机去筛选生源,放弃那些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同时过度操练应试内容,而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这样一来,升学率这个指标虽然可能看起来很好,但却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不能全面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客服平均通话时长:很多企业给客服设定“平均通话时长”指标,本意是提高效率。但这可能导致客服为了缩短通话时长,在用户问题还未得到充分解答时就匆忙结束通话,降低了用户满意度,使得平均通话时长这个指标无法再有效衡量客服工作的质量和用户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