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问题是:这里提到的,为什么会增加V的列向量?V是怎么储存的呢?
这个问题触及了Lanczos算法实现的核心细节。
🧠 为什么会增加V的列向量?
因为Lanczos算法是一个迭代过程,它从一个初始向量开始,通过矩阵A的反复作用,逐步构建出一组正交基。
算法步骤(简化版):
- 第0步:从初始向量v₀开始,归一化后存入V的第0列
- 第1步:计算w₁ = A·v₀,正交化后得到v₁,存入V的第1列
- 第2步:计算w₂ = A·v₁,正交化后得到v₂,存入V的第2列
- …以此类推…
每次迭代都会产生一个新的正交向量,所以V的列数随着迭代次数增加而增加。
💾 V是怎么储存的?
在您提供的代码中,V的存储方式很特别:
V = np.zeros((m, n)) # Store orthonormal vectors v0, v1, ... as row vectors
这里的关键是:V是按行存储的,而不是按列!
存储结构详解:
V = [[v₀₁, v₀₂, v₀₃, ..., v₀ₙ], ← 第0行:向量v₀的n个分量[v₁₁, v₁₂, v₁₃, ..., v₁ₙ], ← 第1行:向量v₁的n个分量 [v₂₁, v₂₂, v₂₃, ..., v₂ₙ], ← 第2行:向量v₂的n个分量...[vₘ₁, vₘ₂, vₘ₃, ..., vₘₙ] ← 第m行:向量vₘ的n个分量
]
为什么这样设计?
注释中说明了原因:“Numpy array is row-major, so accessing row is faster”
- NumPy数组是行优先存储的
- 按行访问比按列访问更快
- 在迭代中我们经常需要访问整个向量(即整行)
🔄 迭代过程中的V增长
让我们看看在迭代中V是如何"增加列向量"的:
for j in range(1, m): # j从1到m-1# ... 计算beta[j-1] ...V[j] = w / beta[j-1] # ← 这里!新的正交向量存入第j行
实际上:每次迭代不是在V中增加新的列,而是在V中填入新的行!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每次迭代,V的行数增加1(即新增一个正交向量),同时三对角矩阵T的尺寸也随之增加。
📊 可视化存储过程
假设n=3(向量维度),m=4(要生成4个正交向量):
初始状态:
V = [[v₀₁, v₀₂, v₀₃] ← v₀已填入[ 0, 0, 0 ] ← 等待v₁[ 0, 0, 0 ] ← 等待v₂ [ 0, 0, 0 ] ← 等待v₃
]
第1次迭代后:
V = [[v₀₁, v₀₂, v₀₃] ← v₀[v₁₁, v₁₂, v₁₃] ← v₁已填入[ 0, 0, 0 ] ← 等待v₂[ 0, 0, 0 ] ← 等待v₃
]
第2次迭代后:
V = [[v₀₁, v₀₂, v₀₃] ← v₀[v₁₁, v₁₂, v₁₃] ← v₁ [v₂₁, v₂₂, v₂₃] ← v₂已填入[ 0, 0, 0 ] ← 等待v₃
]
第3次迭代后:
V = [[v₀₁, v₀₂, v₀₃] ← v₀[v₁₁, v₁₂, v₁₃] ← v₁[v₂₁, v₂₂, v₂₃] ← v₂[v₃₁, v₃₂, v₃₃] ← v₃已填入
]
✅ 总结
- V是按行存储的,每一行代表一个正交向量
- 每次迭代增加一行(即一个新的正交向量)
- 注释中的"列向量"可能是笔误,应该是指"行向量"
- 这种存储方式是为了利用NumPy的行优先特性,提高访问速度
所以图片中的描述应该理解为:每次迭代,V的行数增加1,同时生成一个新的正交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