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章内容均节选自充电了么创始人,CEO兼CTO陈敬雷老师的新书《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跟我一起学人工智能)【陈敬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书籍配套视频课程【陈敬雷】
文章目录
- 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系列一百一十二
- 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更多技术内容
- 总结
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系列一百一十二
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8.1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
从传统推荐系统到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Conversational Recommender System,CRS),可以看到推荐技术在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方面有了显著进步。接下来将首先概述传统推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探讨如何利用大模型构建先进的对话式推荐系统,以及这种转变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互动的体验。
传统推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或产品推荐。它们通常依赖于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和物品的特征信息来预测用户可能感兴趣的项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传统推荐系统方法:
(1)协同过滤: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CF)是最早也是最流行的推荐算法之一,它基于用户或物品的相似性来进行推荐。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前者寻找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后者则找出与用户过去喜欢的物品相似的物品。协同过滤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发现用户的潜在兴趣,但缺点是存在冷启动问题和稀疏性问题。
(2)基于内容的推荐:基于内容的推荐(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CBR)利用物品的内容特征(如标题、属性、价格、分类、文本描述、图片等)来为用户推荐与他们过去喜欢的物品内容相似的新物品。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提取出丰富内容特征的场景,但它往往难以捕捉用户的多样化兴趣。
(3)混合推荐系统:混合推荐系统(Hybrid Recommendation Systems,HRS)为了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混合推荐系统将多种推荐技术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更好的推荐效果。例如,结合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的推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冷启动问题,同时提供更准确的个性化推荐。
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模型的出现,推荐系统开始向更加智能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话式推荐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推荐系统形式,它通过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对话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和偏好,从而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推荐。与传统推荐系统相比,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多轮对话能力: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能够通过多轮对话逐步细化和明确用户的偏好,而不是仅仅依赖一次性的用户输入。
(2)自然语言理解:大模型的强大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得对话式推荐系统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查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交互体验。
(3)个性化和上下文感知: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能够根据对话历史和上下文信息调整推荐策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4)动态学习和适应:通过与用户的持续互动,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能够动态学习和适应用户的变化偏好。
(5)深度语义理解:大模型具备深度语义理解能力,能够解析用户输入的复杂含义和隐含意图,包括情绪、语气和上下文关联。这使得系统不仅能识别用户直接表达的需求,还能捕捉到用户未明确提及的潜在偏好。
(6)情境适应性:基于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所处的情境和环境,调整推荐策略。例如,如果用户在一个休闲场合使用系统,它可能会推荐轻松娱乐的内容;而在工作场景下,则可能倾向于专业或教育相关的信息。
(7)知识驱动的推荐:大模型可以整合丰富的外部知识,如百科全书、专业文献等,以提供基于知识的推荐。这意味着系统不仅能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产品或内容,还能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推荐是合适的,增加了推荐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8)情感智能:大模型能够识别和响应用户的情感状态,这在对话式推荐系统中尤其重要。系统可以依据用户的情绪反馈调整对话策略,比如在用户表现出挫败感时提供安慰或鼓励,在用户兴奋时增强积极的互动。
(9)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支持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文本、音频和视频,使得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能够融合多模态信息进行推荐。例如,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语音语调和面部表情来进一步理解用户的情绪和需求。
(10)跨领域推荐: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允许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跨越不同的领域和主题进行推荐。这意味着系统能够从一个领域的对话中推断出用户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兴趣,提供跨领域的个性化推荐。
(11)可解释性: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能够解释推荐的原因,告知用户为何某项产品或服务被推荐。这对于构建用户信任和满意度至关重要,同时也便于用户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
(12)社区感知推荐: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可以考虑用户所属社区的文化、趋势和偏好,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合社区背景的推荐,促进社区内的交流和共享。
从传统推荐系统到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可以看到推荐技术向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大模型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推荐系统的性能,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自然和愉悦的交互体验。
8.1.1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对话式传统推荐系统基于智能体构建,大模型做任务规划,推荐算法做执行,技术架构
如图8-1所示。
图8-1 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技术架构
下一篇内容详解每层架构细节及原理。
更多技术内容
更多技术内容可参见
清华《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书籍配套视频【陈敬雷】。
更多的技术交流和探讨也欢迎加我个人微信chenjinglei66。
总结
此文章有对应的配套新书教材和视频:
【配套新书教材】
《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跟我一起学人工智能)【陈敬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新书特色:《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跟我一起学人工智能)是一本202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敬雷,本书深入探讨了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的技术原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落地。
全书共8章,从大模型技术原理切入,逐步深入大模型训练及微调,还介绍了众多国内外主流大模型。LangChain技术、RAG检索增强生成、多模态大模型等均有深入讲解。对AI Agent智能体,从定义、原理到主流框架也都进行了深入讲解。在企业应用落地方面,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如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推荐系统、多模态搜索、NL2SQL数据即席查询、智能客服对话机器人、多模态数字人,以及多模态具身智能等。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大模型技术的实际应用,也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书适合对大模型、多模态技术及AI Agent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特别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书中内容丰富、系统,既有理论知识的深入讲解,也有大量的实践案例和代码示例,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模型技术的前沿发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配套视频】
清华《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书籍配套视频【陈敬雷】
视频特色: 前沿技术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战驱动,掌握大模型开发全流程
智能涌现与 AGI 前瞻,抢占技术高地
上一篇:《GPT多模态大模型与AI Agent智能体》系列一》大模型技术原理 - 大模型技术的起源、思想
下一篇:DeepSeek大模型技术系列五》DeepSeek大模型基础设施全解析:支撑万亿参数模型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