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任务,传统方法依赖于 YOLO 等视觉模型对预定义类别进行位置预测。然而,此类方法受限于预训练类别体系,难以实现灵活的视觉交互。视觉语言模型(Vision-Language Models, VLMs)的问世打破了这一局限,其具备跨模态理解能力,能够实现图像与自然语言的双向交互,为目标检测领域带来范式革新。本文系统探讨基于 VLM 的目标检测技术,重点研究 Qwen2.5-VL 模型的技术特性与应用方法。

Qwen 2.5 VL 模型架构与技术特性

视觉语言模型作为连接视觉感知与语义理解的关键技术,目前已形成多样化的模型体系。本研究聚焦 Qwen2.5-VL 模型,该模型由阿里巴巴集团 Qwen 团队研发,作为开源模型实现了与 GPT-4o 等闭源模型相媲美的性能,为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高质量的基础模型支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Qwen2.5-VL 的技术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 高分辨率视觉感知能力:不同于传统模型的固定尺寸输入限制,该模型支持原始分辨率图像处理,有效保留图像细节信息,避免因强制缩放导致的特征丢失,尤其适用于精细纹理分析与小目标检测任务。

  • 精确空间定位机制:模型具备像素级坐标理解能力,能够输出精确的目标位置信息,为基于 VLM 的关键点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其空间感知精度显著优于采用相对位置描述的传统模型。

  • 多模态文档解析能力:通过大规模多样化数据集训练,模型能够处理包含表格、图表、手写笔记及化学公式的复杂文档,不仅实现文本识别,更能理解文档的结构化信息。

  • 时空联合建模能力:模型采用多模态旋转位置嵌入(MRoPE)机制,将时间维度的绝对时间戳与内部时间 ID 关联,实现对视频序列的动态特性理解,超越了传统帧序感知的局限。

Qwen2.5-VL 在 4.1 万亿多样化数据标记上的预训练过程,使其具备从简单图像标注到复杂代理交互的全方位理解能力,为基于 VLM 的对象理解提供了坚实基础。

VLM 中的目标检测与空间理解层级

基于 VLM 的目标检测是一套多层次的视觉理解体系,呈现为由浅入深的能力阶梯。Qwen2.5-VL 模型能够在各层级实现高效处理,体现出强大的视觉认知能力。

该层级结构可类比于侦探推理能力的进阶过程:从基础线索识别到复杂情境分析,逐步提升理解深度。

层级 1:零样本目标检测(基础识别能力)

此层级对应基础检测能力,模型能够基于通用类别知识识别图像中的目标对象。该过程无需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体现出强大的迁移学习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示例:“检测图像中所有摩托车手,并以坐标形式返回其位置。输出格式应为 {“bbox_2d”: [x1, y1, x2, y2],“label”:“motorcyclist”,“sub_label”:“wearing helmat”# or"not wearing helmat”}。"

在复杂场景中,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并标记所有符合类别定义的目标对象,展现出零样本学习的显著优势。这种能力使得模型无需针对每种新对象类型准备定制数据集,极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层级 2:精确视觉定位与目标计数(精细识别能力)

该层级体现模型将文本描述与视觉特征精确匹配的能力,属于基于 VLM 的视觉定位研究范畴。模型不仅能够识别目标,还能根据特征描述进行筛选与定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示例:“定位每个蛋糕并描述其特征,以 JSON 格式输出 bbox 坐标。”

此任务要求模型超越简单的类别识别,实现对目标特征(如 “巧克力碎”)的理解与匹配,体现了视觉 - 语言跨模态映射的精确性。

关键点检测扩展

视觉定位可进一步细化至关键点级别,即基于 VLM 的关键点检测。该任务要求模型精确定位目标的特定特征点,而非整体边界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示例:“识别篮球运动员并检测其手和头部等关键点。”

Qwen2.5-VL 凭借其绝对坐标理解能力,能够实现像素级精度的关键点定位,为体育分析、人机交互及增强现实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层级 3:关系理解与情境推理(高级认知能力)

该层级代表基于 VLM 的对象理解的最高水平,模型能够分析目标间的关系与交互,实现场景级别的情境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示例:“定位表现勇敢的人,以 JSON 格式报告 bbox 坐标。”

此类任务要求模型完成多步骤推理:

  1. 识别图像中的人物目标

  2. 分析人物与其他对象的交互关系

  3. 基于常识推理理解 “勇敢” 的抽象概念

  4. 结合视觉证据与语义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该过程充分体现了 VLM 的跨模态优势:视觉模块负责场景感知,语言模块提供常识推理,二者协同实现高级认知任务,为复杂场景分析与智能交互系统奠定基础。

实验方法与代码实现

本节详细阐述基于 Qwen2.5-VL 的目标检测实验流程,包括模型加载、推理过程与结果可视化的完整实现方案。实验系统以图像与文本提示作为输入,输出标注图像与结构化响应,实现端到端的视觉语言交互。

代码获取 为便于复现实验,本文提供完整 Python 脚本与实现细节,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1. 模型与处理器加载

实验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 Qwen2.5-VL 模型与对应的处理器,前者负责推理计算,后者处理多模态输入的预处理与后处理。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Processor,Qwen2_5_VLForConditionalGeneration,
)
import supervision as sv# --- Config ---
model_qwen_id = "Qwen/Qwen2.5-VL-3B-Instruct"# Load the main model
model_qwen = Qwen2_5_VLForConditionalGeneration.from_pretrained(model_qwen_id, torch_dtype="auto", device_map="auto"
)# Load the processor
min_pixels = 224 * 224
max_pixels = 1024 * 1024
processor_qwen = AutoProcessor.from_pretrained("Qwen/Qwen2.5-VL-3B-Instruct", min_pixels=min_pixels, max_pixels=max_pixels
)
  • 模型组件(Qwen2_5_VLForConditionalGeneration):通过 from_pretrained 方法加载 Hugging Face Hub 中的 Qwen2.5-VL-3B-Instruct 模型。参数 torch_dtype=“auto” 与 device_map=“auto” 实现自动数据类型选择与设备分配,优化计算效率。

  • 处理器组件(AutoProcessor):作为多模态输入的处理接口,负责将原始图像与文本转换为模型可接受的格式。通过 min_pixels 与 max_pixels 参数设置动态分辨率范围,充分利用 Qwen 模型的原生动态分辨率处理能力,避免固定尺寸带来的信息损失。

2. 推理函数实现(detect_qwen)

推理函数构成实验系统的核心逻辑,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处理流程,包括输入格式化、预处理、模型推理、结果解码与可视化准备等步骤。

def detect_qwen(image, prompt):# Step 1: Format the inputsmessages = [{"role": "user","content": [{"type": "image", "image": image},{"type": "text", "text": prompt},],}]# Step 2: Preprocess with the processortext = processor_qwen.apply_chat_template(messages, tokenize=False, add_generation_prompt=True)image_inputs, video_inputs = process_vision_info(messages)inputs = processor_qwen(text=[text],images=image_inputs,# ...return_tensors="pt",).to(model_qwen.device)# Step 3: Run inferencegenerated_ids = model_qwen.generate(**inputs, max_new_tokens=1024)# Step 4: Decode the output# ... (trimming and decoding logic)output_text = processor_qwen.batch_decode(generated_ids_trimmed,# ...)[0]# Step 5: Get processed dimensions for scalinginput_height = inputs["image_grid_thw"][0][1] * 14input_width = inputs["image_grid_thw"][0][2] * 14# Step 6: Create the annotated imageannotated_image = create_annotated_image(image, output_text, input_height, input_width)return annotated_image, output_text, # ...
  • 步骤 1:JSON 解析:提取模型输出中的 JSON 数据并转换为 Python 对象,为后续可视化提供结构化数据。

  • 步骤 2:标注绘制:利用 supervision 库的 VLM 专用接口创建检测对象,通过注释器在图像上绘制边界框与标签,实现检测结果的可视化呈现。

实验系统还提供 Gradio 交互界面,便于用户上传图像、输入提示并实时查看结果:

def create_annotated_image(image, json_data, height, width):# Step 1: Parse the JSON responsetry:parsed_json_data = json_data.split("```json")[1].split("```")[0]bbox_data = json.loads(parsed_json_data)except Exception:return image # Return original image if parsing fails# Step 2: Handle both bounding boxes and keypoints using 'supervision'annotated_image = np.array(image.convert("RGB"))# For Bounding Boxesdetections = sv.Detections.from_vlm(vlm=sv.VLM.QWEN_2_5_VL,result=json_data,resolution_wh=(width, height), # Use the model's processed dimensions)bounding_box_annotator = sv.BoxAnnotator()label_annotator = sv.LabelAnnotator()annotated_image = bounding_box_annotator.annotate(scene=annotated_image, detections=detections)annotated_image = label_annotator.annotate(scene=annotated_image, detections=detections)# For Keypoints# ... (code to extract and annotate points) ...return Image.fromarray(annotated_image)

硬件要求说明:由于模型计算量较大,建议使用显存大于 16GB 的 GPU 运行实验,CPU 环境可运行但推理速度显著降低。

实验结果与分析

用例 1:特定目标视觉定位

该实验验证模型基于特征描述进行目标定位的能力,要求模型在复杂场景中识别符合特定颜色与位置特征的目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图像

  • 任务:视觉定位与目标检测
  • 提示:检测此图像中位于组顶部的蓝色糖果,并返回其位置和标签。

结果分析:模型成功实现基于 VLM 的视觉精确定位,准确理解 “蓝色” 属性与 “顶部位置” 的空间描述,过滤无关目标并输出单一精确的边界框。实验表明模型具备将复合文本描述映射至视觉特征的能力,验证了其跨模态理解的精确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例 2:关键点检测精度验证

本实验测试模型对目标局部特征的定位能力,要求识别特定目标并标记其关键部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图像

  • 任务:视觉定位与关键点检测

  • 提示:识别此图像中的红色汽车,检测其关键点,并以点的形式返回其位置。

结果分析:模型展现出优异的基于 VLM 的关键点检测能力,从边界框级检测切换至像素级特征定位,准确标记红色汽车的关键部位。这一结果得益于模型对绝对坐标系的精确理解,为需要精细特征分析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例 3:目标计数与逻辑推理

该实验评估模型的数量认知与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其超越简单检测的高级认知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图像

  • 任务:目标计数

  • 提示:数一数猫头鹰的眼睛数量

结果输出

图像显示两只猫头鹰栖息在树枝上。每只猫头鹰有两只眼睛,所以图片中总共有四只眼睛。

结果分析:模型输出体现出多步骤推理过程:首先识别猫头鹰数量,然后调用常识知识(每只猫头鹰有两只眼睛),最后执行数学计算(2×2=4),最终以自然语言形式呈现结果。这一过程验证了基于 VLM 的对象理解已超越单纯的视觉感知,具备逻辑推理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例 4:抽象概念检测与关系理解

本实验测试模型对非物理实体(如影子)的检测能力,评估其对对象间关系与物理现象的理解水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图像

  • 任务:目标检测

  • 提示:定位纸狐狸的影子,以 JSON 格式报告 bbox 坐标。

结果分析:“影子” 作为物理对象的光学现象,本身不具备独立的视觉特征,其检测依赖于对光源方向、对象形状与投影关系的综合理解。实验结果表明,Qwen2.5-VL 能够通过多步推理定位纸狐狸的影子,验证了模型对抽象视觉现象的理解能力,体现了基于 VLM 的对象理解在复杂场景分析中的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研究总结

本文系统研究了基于视觉语言模型的目标检测技术,通过 Qwen2.5-VL 模型验证了 VLM 在跨模态视觉理解中的显著优势。主要结论如下:

  • 视觉语言模型实现图像交互理解:基于 VLM 的目标检测突破了传统方法的类别限制,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灵活的视觉查询,支持细致入微的图像分析需求。

  • 视觉理解呈现层级结构:从基础的零样本目标检测,到精确视觉定位,再到高级关系理解,视觉语言模型展现出逐步深入的视觉认知能力。

  • 工具链支持加速技术落地:Hugging Face 的 transformers 库与 supervision 工具包为 VLM 应用提供了便捷接口,简化了从模型加载到结果可视化的全流程实现。

  • 提示工程影响模型性能:精心设计的提示词(包含任务描述、对象细节与输出格式)是引导 VLM 生成高质量结果的关键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优化。

结论

视觉语言模型的发展正在重塑计算机视觉的研究范式。Qwen2.5-VL 作为当前先进的开源 VLM,其高分辨率处理、精确坐标理解与跨模态推理能力,为目标检测与空间理解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从特定目标识别到抽象概念推理,VLM 展现出的多层次视觉理解能力,为电子商务、辅助技术、创意工具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提示工程优化、领域自适应方法及模型效率提升等方向,推动 VLM 技术在更广泛场景中的实用化落地。

参考文献

Qwen2.5 VL 技术博客 (Qwen 团队)
基于 Qwen 2.5 的目标检测与视觉定位 (Pyimagesearch)
代码参考:HF 团队的 Gradio 应用
Object Detection and Spatial Understanding with VLMs ft. Qwen2.5-VL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bicheng/93337.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bicheng/93337.shtml
英文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en.pswp.cn/bicheng/9333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英文站点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 + Redis + 布隆过滤器防止缓存穿透

✅ 项目概述 在高并发系统中,缓存穿透 是一个经典问题:当恶意请求或业务逻辑查询一个数据库中不存在的 Key,由于缓存中也没有,请求会直接打到数据库,导致数据库压力激增,甚至宕机。 本项目使用 Spring Bo…

电子电路学习日记

这里的 K 表示 千欧(kilo-ohm),而 F 在很多国产 EDA 软件(比如立创EDA、Altium 的一些中文封装库)里用来标注精度(公差), F 代表 1% 精度(英文 Fine tolerance&#xff0…

oracle 怎么实现读一致性

​ Oracle 数据块读一致性判断流程(正确版) 假设:Query SCN 查询开始的 SCN(Query SCN) lastSubbmit SCN 行中最新的提交scn Row SCN 行最后修改的 SCN(存储在行头,通过 ITL 推导&#xff09…

ISTA为什么要加上软阈值激活函数?r若没有L1 正则化也要加其他激活函数吗?

一、加上软阈值函数(Soft-thresholding)是因为 LISTA(以及它的前身 ISTA)本质上是在求解一个 带 L1 正则化的稀疏优化问题: min⁡x12∥y−Ax∥22λ∥x∥1 \min_x \frac{1}{2} \|y - Ax\|_2^2 \lambda \|x\|_1 xmin​2…

线程P4 | 线程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何为线程安全?要谈及何为线程安全,总得说来,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况:如果在多线程环境下代码运行结果和我们预期是相符的,即和单线程环境下的运行结果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程序是线程安全的,反…

水印消失术!JavaAI深度学习去水印技术深度剖析

一、飞算JavaAI平台概述1.1 飞算JavaAI定位与技术特色 飞算JavaAI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化Java开发平台,通过AI技术赋能软件开发全流程,特别针对小程序、Web应用等轻量级开发场景提供*零基础编程→高质量交**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核心优势体现在: …

醋酸钆:医学影像与科技创新中的重要角色

醋酸钆是一种由钆元素和醋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钆是稀土金属之一,常常用于医学影像、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某些工业应用。醋酸钆作为钆的盐之一,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尤其在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表现突出。一、醋酸钆的…

插入排序专栏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其思想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整理扑克牌的方式。本文将详细解析插入排序的工作原理,通过 Java 实现代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时间复杂度的计算过程,并阐述其…

高效Unicode字符表示:一种创新的词表构建策略分析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处理多语言和特殊字符的表示始终是一项挑战。本文将分析一种创新的词表构建策略,该策略通过数学优化和双token机制,在保持词表紧凑的同时实现了对Unicode字符的全面覆盖。 词表构建的核心逻辑 该策略包含四个关键步骤&#…

python与物联网基础知识

软件准备:软件:thonny-4.0.1-windows-portable(win10,11系统64位)驱动:CP210x_Windows_Drivers固件:esp8266-1m-20220618-v1.19.1.bin物料准备:面包板、开发板、电源线一、安装与调试:1.在软件文件中找到th…

SVN提交服务器拒绝访问的问题

SVN提交服务器拒绝访问的问题 介绍 分析 1.服务器的SVN没有开启 2.服务器的网络端口除了问题没有开放端口 3.客户端的SVN配置除了问题刷新一下数据 4.客户端的SVN重装 找原因 1.初步以为是**防火墙**的问题 2.网络运营商的问题 总结 介绍 SVN相信大家都用过,今天反馈一个比较…

【Linux】库制作与原理

前言 本篇博客我们来认识下库方面的知识 💓 个人主页:zkf ⏩ 文章专栏:Linux 若有问题 评论区见📝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文章 目录 1.什么是库 2.静态库 2.1静态库的生成 2.2静态库的使用 3.动态库 …

Android ADB 常用指令全解析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 Android 开发和测试不可或缺的调试工具,它建立了电脑与 Android 设备之间的通信桥梁,通过命令行指令可实现对设备的全方位控制。掌握 ADB 指令能大幅提升开发效率,解决各类调试难题。本文…

使用 Rust 创建 32 位 DLL 的完整指南

使用 Rust 创建 32 位 DLL 的完整指南 在 Rust 中创建 32 位 DLL 需要特定的工具链配置和编译选项。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最佳实践: 环境准备 1. 安装 Rust 工具链 # 安装 Rust curl --proto https --tlsv1.2 -sSf https://sh.rustup.rs | sh# 安装 32 位目标 rustu…

算法基础 第3章 数据结构

1.单调栈 1.什么是单调栈 单调栈&#xff0c;即具有单调性的栈。 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3e6 10; int a[N], n; void test1() {stack<int> st; // 维护⼀个单调递增的栈for(int i 1; i < n; i…

[机器学习]08-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鸢尾花数据集分类

使用sklearn的LogisticRegression多分类模型程序代码&#xff1a;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 import preprocessing impo…

【STM32入门教程】stm32简介

一、STM32简介二、ARM三、stm32f103c8t6四、命名规则五、系统结构六、引脚定义七、启动配置一般情况下&#xff0c;都是在flash开始程序&#xff0c;而启动程序也可以进行配置在其他地方启动程序&#xff0c;通过配置boot0和boot1来进行配置八、最小系统电路

SAE J2716多协议网关的硬件架构与实时协议转换机制解析

本文解析符合SAE J2716标准的工业级协议转换设备技术架构&#xff0c;通过拆解其四路双向SENT通道与多总线&#xff08;CANFD/Ethernet/USB&#xff09;的实时交互机制、MicroSD独立日志系统设计及模拟量动态映射方案&#xff0c;为汽车电子与工业通信开发者提供可复用的技术参…

VS2022+QT5.15.2+OCCT7.9.1的开发环境搭建流程

以下是VS2022 QT5.15.2 OCCT7.9.1开发环境搭建的完整流程&#xff1a; 一、安装Visual Studio 2022 下载安装程序 访问VS官网下载Community版安装组件 选择"使用C的桌面开发"工作负载勾选&#xff1a; MSVC v143 - VS 2022 C x64/x86生成工具Windows 10 SDK (建议…

数据库访问模式详解

数据库访问模式详解数据库访问模式是软件架构中数据访问层&#xff08;Data Access Layer&#xff09;设计的核心&#xff0c;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策略和方法。选择合适的访问模式对于系统的性能、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事务一致性和开发效率至关重要。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