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居士何许人?
蓝天居士是我的笔名,也可以说是号。就好像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一样。笔者本名彭昊 —— 一个有不少重名重姓者的名字。
笔者小的时候上语文课,无论是小学、初中抑或是高中,都会有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及很多其它大家的文章。笔者当时就觉得很不解:为什么要舍着周树人、舒庆春、沈雁冰这些本名不用,而非要叫鲁迅、老舍、茅盾?那本名不就湮浸(湮没)了吗?往更严重些说,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名字也是拜父母所赐,使用笔名之后,连作者原来姓什么都遗忘了,岂不是忘祖而不孝?进而笔者有一些不忿:等我长大了,一定就用本名而不用笔名。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和事也越来越多了,尤其上了初中以后笔者觉得古人的号也很好啊,比笔名强多了,最起码一提李白,都是先知道本名、后知道他叫青莲居士,不至于像鲁迅那样,很多人只知道叫鲁迅,而不知道叫周树人。因此,笔者也效仿古人,给自己喝号蓝天居士。无它,惟附庸风雅尔,往好了说是见贤思齐。这里有一点得说清楚,虽然叫居士,不过笔者可不是佛教徒,而是信奉道教和儒教。
给自己起“蓝天居士”这个号是在大学的时候,具体是大二还是大三,由于年代久远已然记不清了,反正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早年间还是用QQ的时候,昵称就用的是蓝天居士。后来没过几年,CSDN也起来了,自2008年注册起,就也一直用这个名字。不过在CSDN上这里,性质可就变了,“蓝天居士”不再是号了,而是笔名了。这也是一种“说嘴打嘴”了,越不想什么越来什么。现在在网上(百度上)一搜“蓝天居士”,出来的结果基本都是笔者:
可是要搜“彭昊” ,那算完,基本上没有一个是本人:
这就和笔者当年最看不惯、最不忿的事情一样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笔者亦不屈服,尝试在前边加上CSDN作为限制,结果还“真行”:
这结果能给谁气一倒仰,范围已经限制到这么狭窄了,结果还是只搜出来了重名重姓者。笔者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差5分钟没考上,和上边那位彭昊没法比。
不过,正所谓“人比人得活着、货比货得留着”,又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我并没有上边那位同名同姓者的名校背景和优质资历,但这也不能泯灭我的一颗上进之心、青云之志,当然与此同生地,也不能湮没笔者这个“彭昊”的名头。
这就是笔者写自传的最根本原因:就和命运较这个劲了,不是怕什么来什么、只能搜“蓝天居士”不能搜“彭昊”么?不是一搜“彭昊”就出其他一大堆不相干的人么?那我就“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自己把这个名字发扬光大(就像自媒体一样)。写成此文之后,以后再搜“彭昊”,我看这回能不能给我定位到我这。
在这里再次重申暨强调:笔者本名彭昊,笔名和号蓝天居士。笔者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是二十年来始终工作在研发一线、始终未放弃理想和梦想的一名嵌入式工程师和Linux内核及驱动工程师!同时也是一名CSDN博客专家,愿意将技术分享、共享给天下人的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