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数据简介
在 2023 年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范围广泛且细致。全年对 1359 个海洋环境质量国家控制点位进行了水质监测,这些点位分布在我国管辖的各大海域,能够全面反映海洋整体水质状况;对 230 个入海河流国家控制断面开展监测,入海河流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断面的监测有助于掌握河流入海时的污染情况;同时,对 455 个污水日排放量大于或等于 100 吨的直排海污染源进行了水质监测,直排海污染源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水,其监测结果对于控制海洋污染至关重要。
此外,还对 24 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监测,这些典型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它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对 32 个海水浴场和 35 个海洋渔业水域的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海水浴场关系到公众的休闲娱乐安全,海洋渔业水域则与渔业生产息息相关;并且,对香港海域的 76 个点位海水水质和 42 个海水浴场水质,以及澳门海域的 25 个点位海水水质和 2 个海水浴场水质都开展了监测,全面掌握了港澳地区的海洋环境情况。
监测结果显示,2023 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总体呈现稳中趋好的良好态势。在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我国管辖海域总面积的 97.9%,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海洋整体水质状况优良。近岸海域的水质也在持续改善,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达到了 85.0%,与上一年相比,同比上升了 3.1 个百分点,展现出近岸海域水质不断优化的积极趋势。
不过,劣四类水质海域仍然存在,主要分布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海域,这些区域由于经济活动活跃、人口密集等原因,污染压力相对较大。其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这两种物质的过量存在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引发赤潮等现象。
在对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中,有 7 处呈健康状态,17 处呈亚健康状态,没有出现不健康状态,表明我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总体状况尚可,但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全国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为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海水浴场水质和海洋渔业水域环境质量总体也保持良好,保障了公众的健康和渔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02、数据详情
数据名称:《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1-2023年)
数据年份:2001-2023年
数据整理:数据狂
03、数据截图
04、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看绑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