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大千AI助手」原创发布,专注用真话讲AI,回归技术本质。拒绝神话或妖魔化。搜索「大千AI助手」关注我,一起撕掉过度包装,学习真实的AI技术!

1 接吻数问题概述

接吻数问题(Kissing Number Problem)是几何与组合数学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它探讨在n维欧几里得空间中,一个中心球体周围最多可以放置多少个同等大小的球体,使得这些球体都与中心球体相切并且彼此之间不重叠。这里的"接吻"(kissing)是数学上的专业术语,形象地描述了球体之间相切接触的状态,类似于台球碰撞时的轻轻接触或者人际间的亲吻动作。

表:不同维度空间的接吻数已知情况

维度接吻数证明状态发现/证明年份
1维2已证明古代
2维6已证明古代
3维12已证明1953年
4维24已证明2003年
8维240已证明2016年
24维196560已证明2017年
其他维度变化多数未完全证明持续研究中

这一问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94年,当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和大卫·格里高利(David Gregory)就三维空间中的这一问题进行了争论。牛顿认为三维空间中的接吻数是12,而格里高利则认为可能达到13个。这场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1953年才被德国数学家Kurt Schütte和荷兰数学家Bartel van der Waerden最终解决,证实了牛顿的正确性。

接吻数问题不仅仅是理论数学的挑战,它在信息理论编码理论材料科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例如,在通信领域,接吻数问题与错误纠正编码的设计直接相关,这些编码用于保证信息在噪声环境中的可靠传输。在材料科学中,它则与原子或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列方式密切相关。

本文由「大千AI助手」原创发布,专注用真话讲AI,回归技术本质。拒绝神话或妖魔化。搜索「大千AI助手」关注我,一起撕掉过度包装,学习真实的AI技术!

往期文章推荐:

  • 20.InstructGPT:使用人类反馈训练语言模型以遵循指令
  • 19.DQN(深度Q网络):深度强化学习的里程碑式突破
  • 18.遗传算法:模拟自然选择的优化智慧
  • 17.帕累托优化:多目标决策的智慧与艺术
  • 16.dapo:开源大规模llm强化学习系统的突破与实现
  • 15.冯·诺依曼:数字时代的天才建筑师
  • 14.eniac: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传奇
  • 13.冯·诺依曼架构:现代计算机的基石与瓶颈
  • 12.密码破译机bombe:二战中破解enigma的传奇设备
  • 11.波兰密码破译机bomba:二战密码战的隐形功臣
  • 10.注意力机制: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的革命性技术
  • 9.康威生命游戏:零玩家游戏的元胞自动机奇迹
  • 8.OpenHands:开源AI软件开发代理平台的革命性突破
  • 7.NoCode-bench:自然语言驱动功能添加的评估新基准
  • 6.中文房间悖论:人工智能理解力的哲学拷问
  • 5.曼彻斯特Mark I: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的革命性创新
  • 4.AdaCoT:基于强化学习的帕累托最优自适应思维链触发机制
  • 3.GThinker多模态大模型:线索引导式反思的突破
  • 2.Auto-CoT:大型语言模型的自动化思维链提示技术
  • 1.传统概率信息检索模型:理论基础、演进与局限

2 历史背景与起源

接吻数问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科学界。1694年5月,时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的艾萨克·牛顿与苏格兰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大卫·格里高利在剑桥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据后世记载,他们的讨论最初聚焦于天文学问题——特别是行星围绕太阳的分布方式,但逐渐转向了一个更抽象的几何问题:在三维空间中,一个中心球体周围最多能放置多少个相同大小的球体,使得它们都与中心球体相切且彼此不重叠。

牛顿坚信这个数字是12,而格里高利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有可能存在第13个球体的空间。格里高利甚至提出了自己的论据:他计算出所有外围球体都位于一个直径为3的大球空间内(假设每个球的直径为1),并通过投影面积估算得出可能容纳14个球体。然而,由于当时缺乏精确的数学工具和计算手段,这场争论最终未能解决,问题也被搁置了数个世纪😔。

这场争论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7世纪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自然界的数学规律天体运行秩序之间存在深刻联系。牛顿和格里高利都相信,行星围绕太阳的分布方式可能反映了某种最优几何排列,而这种排列可以通过等体球体的最密堆积来理解。这种将数学与自然哲学相结合的思想倾向,驱使他们探索这一看似抽象实则基础的问题。

接吻数问题停滞了将近两个半世纪,直到1953年才迎来突破。延迟如此之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乏适当的数学工具,二是问题本身的高度复杂性。即使到了20世纪初,数学家们也只能证明三维接吻数的下界(12)和上界(13),而无法确定哪一个才是正确的。1953年,德国数学家Kurt Schütte和荷兰数学家Bartel van der Waerden最终采用巧妙的降维方法,将三维问题转化为球面上的几何问题,证明了牛顿的正确性——三维空间中的接吻数确实是12。

3 数学定义与形式化描述

接吻数问题可以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来定义。在n维欧几里得空间ℝⁿ中,所有球体都是全等的,即它们具有相同的半径。不失一般性,我们通常假设中心球体的半径为1,且所有与之相切的球体半径也为1。接吻数K(n)则表示在ℝⁿ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最大球体数量:这些球体都与中心球体相切,且任意两个不同的球体至多有一个公共点(即它们可能相切但不重叠)。

用更形式化的语言表述:设B₁为中心球体,B₂, B₃, …, Bₖ为外围球体,那么对于每个i ≠ j,有:

  • |O₁ - O_i| = 2(球心距离恰好为2,表示相切)
  • |O_i - O_j| ≥ 2(球心距离至少为2,表示不重叠)

其中O₁, O_i, O_j分别表示中心球体、第i个外围球体和第j个外围球体的球心。接吻数K(n)就是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大k值。

低维情况的接吻数问题相对容易理解:

  • 一维空间(直线)中,接吻数为2。这很容易理解:在直线上,一个中心"球"(实际上是一个线段)两侧只能各放置一个同样大小的"球"。
  • 二维空间(平面)中,接吻数为6。这可以通过围绕中心圆排列六个相同大小的圆来直观验证,就像桌面上围绕一枚硬币放置六枚硬币一样。
  • 三维空间中,接吻数为12。这也是牛顿和格里高利争论的焦点。

对于高维空间,接吻数问题的求解变得极其复杂。随着维度的增加,球体的几何性质变得反直觉,而且空间的指数增长使得计算变得困难。例如,在24维空间中,接吻数高达196,560!验证这一结果需要进行1933亿次计算,可见其复杂性。

表:不同维度下的接吻数上下界(截至2025年)

维度下界上界最佳构造/方法
5维4044-46不完全对称结构
6维7278-82线性规划边界
7维126134-138球面码
11维593868AlphaEvolve AI改进(2025)
17维573010978李安琪与科恩的奇偶调整方法(2024)

接吻数问题的求解需要运用多种数学工具,包括线性规划球面调和分析组合设计编码理论等。例如,菲利普·德尔萨特(Philippe Delsarte)在1970年代发展的线性规划方法为接吻数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上界估计工具。而乌克兰数学家玛丽娜·维亚佐夫斯卡(Maryna Viazovska)则在2016年通过构造特殊的傅里叶插值函数,解决了8维和24维空间的球体堆积问题,从而也为这些维度的接吻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4 主要研究进展与经典结果

接吻数问题的研究历程中充满了令人振奋的突破和巧妙的方法。这些进展不仅解决了具体数学问题,还发展了新的数学工具和理论,影响了多个学科领域。

4.1 三维空间的最终证明

尽管牛顿在17世纪就正确猜测了三维接吻数为12,但严格证明直到20世纪才出现。1953年,德国数学家Kurt Schütte和荷兰数学家Bartel van der Waerden最终采用降维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巧妙思路是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球面上的几何问题:

  1. 首先,将所有外围球体的球心投影到中心球体的表面(形成一个单位球面)
  2. 每个投影点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方向向量
  3. 通过计算发现,如果存在13个点,那么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小于60°
  4. 这就意味着对应的两个外围球体会重叠,从而违反了不重叠条件

这种方法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将一个复杂的三维排列问题简化为了二维球面上的点分布问题。他们还在球面上为每个投影点划定一个不互相重叠的球冠,并通过计算发现:如果试图放置超过12个点,这些球冠的总面积就会超过球面可提供的总面积,形成逻辑矛盾。这一证明结束了长达258年的争论,也为更高维度的接吻数问题研究提供了思路。

4.2 高维空间的突破

高维接吻数问题的研究需要全新的数学工具和思路。以下是一些关键突破:

  • 四维空间:2003年,俄罗斯数学家奥列格·穆辛(Oleg Musin)基于德尔萨特的线性规划技术,结合球面调和分析,证明了四维空间的接吻数为24。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它发展了德尔萨特的方法,引入了新的多项式约束,从而得到了更紧的上界。

  • 八维空间:2016年,乌克兰数学家玛丽娜·维亚佐夫斯卡(Maryna Viazovska)做出了突破性工作。她通过构造一种特殊的傅里叶插值函数,证明了E₈晶格是八维空间中最密的球体堆积方式。由于接吻数问题与球体堆积问题密切相关,这也证明了八维空间的接吻数为240。维亚佐夫斯卡的方法的创新性在于她找到了合适的函数,能够在E₈晶格的240个接触点上提供最优的距离信息,同时保证在其他点上不允许更多的球进入。

  • 二十四维空间:2017年,维亚佐夫斯卡与亨利·科恩等合作者,采用与八维空间相似的傅里叶分析方法,证明了利奇格(Leech lattice)是24维空间中最密的球体堆积结构,接吻数达196,560。这一数字远超直觉想象,展现了高维空间的奇妙性质。

维亚佐夫斯卡因这些突破性工作于2022年荣获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成为历史上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她的工作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还提供了强大的新工具,影响了多个数学领域。

4.3 最近突破:非对称方法的兴起

传统的接吻数问题研究主要依赖于高度对称的结构,如晶格和完美码。然而,近年来,数学家们开始探索非对称结构,并取得了意外收获。

202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李安琪(Anqi Li)和她的导师亨利·科恩(Henry Cohn)选择了"离经叛道"的方法:他们放弃了对称性假设,探索"怪异的结构"。通过翻转坐标符号(奇偶性调整),他们构造出非对称的球体排布,在17至21维中发现了新的空隙,可以容纳更多的球体。

具体来说,李安琪从16维的Barnes-Wall晶格入手,尝试使用奇数个负号坐标的点,而不是传统上的偶数个负号坐标的点。当她将多个这样的副本逐层粘合成更高维结构时,意外发现了可以放入新点的空腔。计算结果令人振奋:在17维空间中,他们在1967年基于Leech晶格的估计上加入了384个新球,将接吻数的下界提升到了5730。

这一工作标志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这些维度区间内的首次重要突破。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非对称结构在接吻数问题中的潜力,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同样令人振奋的是,人工智能也开始在接吻数问题研究中发挥作用。2025年,Google DeepMind的AlphaEvolve系统将11维空间中的接吻数下界从592提高到了593。这一突破虽然微小,但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人工智能开始能够解决人类难以直观想象的高维数学问题。

5 理论应用与跨领域影响

接吻数问题虽然看似抽象,但在多个领域中有重要应用。这些应用体现了纯粹数学与实用科学之间的深刻联系。

5.1 通信与编码理论

接吻数问题与错误纠正编码的设计有直接关联。在通信系统中,编码本质上由一组"码字"构成,这些码字需要足够不同,以便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接收方仍然能够识别出发送的原始消息。用数学术语来说,好的编码对应于高维空间中的点分布,其中每个点周围都有尽可能多的邻近点,但又不会过于接近而导致混淆。

例如,1967年数学家John Leech使用一种高效的编码(后被美国宇航局用于与旅行者探测器通信)构造出了著名的Leech晶格。这一晶格不仅给出了24维空间中的接吻数排列(196,560),还曾应用于NASA的旅行者1号任务中。类似地,现代5G通信和量子加密中的超立方体码也依赖于高维结构优化。

在无线通信和量子通信中,数据点的高维排列直接影响信号传输效率。接吻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设计更高效的编码方案,提高通信可靠性和频谱效率📶。

5.2 物理与材料科学

接吻数问题在材料科学物理学中也有重要应用。在晶体学中,原子或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列方式与球体堆积问题直接相关。例如,开普勒最初研究的面心立方堆积(face-centered cubic)就是化学中原子在晶体中的一种排列形式。

在理论物理领域,弦理论认为宇宙可能存在10维或11维,高维几何为统一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框架。接吻数问题研究中发展出的高维空间理解工具,有助于物理学家探索这些高维理论的可能性。

此外,接吻数问题还与相变理论无序系统研究有关。例如,在玻璃态物质中,粒子的排列方式既需要尽可能紧密,又不能形成规则晶体,这与接吻数问题中寻找最大但不完美的排列有相似之处。

5.3 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中,高维数据分析需要优化聚类和距离度量。接吻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准确性。

当我们在高维空间中表示数据时,经常需要考虑如何最有效地分布表示点,以便在不同类别之间保持最大分离度。这直接类似于在高维空间中分布球体而不重叠的问题。接吻数问题中发展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设计更有效的特征选择方法降维技术

此外,接吻数问题与神经网络的容量分析也有联系。神经网络的表示能力部分取决于其参数空间中的区域如何划分,而接吻数提供了关于这种划分密度的 insights。

6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尽管接吻数问题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挑战既推动了数学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跨学科的合作。

6.1 中等维度的挑战

目前,只有四维(24)、八维(240)和二十四维(196,560)是已被严格证明的高维接吻数。在中等维度(如5、6、7维等),计算最大接吻数变得极其困难,因为这些维度的对称性较弱,缺乏像E₈或Leech晶格那样的完美对称结构。

例如,在5维空间中,已知的接吻数下界是40,上界是44-46;在6维空间中,下界是72,上界是78-82。这些差距表明我们对这些维度的理解仍然不完全。未来的研究需要开发新的数学工具和概念,以解决这些中等维度的接吻数问题。

6.2 对称性与非对称性之间的张力

传统上,数学家们主要依赖高度对称的结构(如晶格)来构造接吻数排列。然而,最近李安琪和科恩的工作表明,在某些高维空间中,非对称结构可能比传统的对称晶格更优。这一发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何时对称性最优?何时非对称性更优?

理解这种对称性与非对称性之间的张力,不仅有助于解决接吻数问题,还可能深刻影响我们对高维几何的整体认识。这可能需要对群论表示理论组合设计等数学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6.3 计算挑战与AI辅助研究

高维接吻数问题涉及指数级增长的计算复杂度。例如,在24维空间中验证196,560个点是否重叠,需要进行1933亿次计算。这种计算挑战要求发展更高效的算法和计算技术。

近年来,人工智能开始展示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潜力。例如,Google DeepMind的AlphaEvolve系统将11维空间中的接吻数下界从592提高到了593。这表明AI可以成为数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在人类难以直观想象的高维空间中。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人机协作的数学研究模式,其中AI负责搜索可能的构造和排除不可能的情况,而数学家则负责验证和理论化这些结果。这种协作有可能加速接吻数问题及其他数学难题的解决。

6.4 与其他数学领域的联系

接吻数问题与多个数学领域有深刻联系,包括数论代数几何组合数学调和分析等。未来研究可能会进一步探索这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见解和工具。

例如,接吻数问题与模形式自守函数的联系可能在解决更高维度的接吻数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与编码理论信息论的联系可能启发新的构造方法。

7 结论

接吻数问题是一个迷人的数学问题,它起源于1694年牛顿与格里高利的争论,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仍然是活跃的研究领域。从三维空间的12,到二十四维空间的196,560,接吻数问题的研究不仅解决了具体数学问题,还发展了新的数学工具和概念,影响了多个学科领域。

接吻数问题的研究历程展示了数学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一是抽象问题与实际应用的深刻联系,如与通信编码和材料科学的关联;二是方法创新比具体结果更重要,如德尔萨特的线性规划方法和维亚佐夫斯卡的傅里叶插值函数;三是跨学科合作的价值,如最近AI在接吻数问题中的应用。

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接吻数问题仍然存在许多挑战,特别是在中等维度和非对称结构方面。这些挑战为未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数学和相关领域的发展。

接吻数问题的研究提醒我们,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几何问题,也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数学结构和联系。正如数学家亨利·科恩所说:"也许我们离真相还很远,因为它并没有一种直观易懂的描述。"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和追求,正是数学研究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本文由「大千AI助手」原创发布,专注用真话讲AI,回归技术本质。拒绝神话或妖魔化。搜索「大千AI助手」关注我,一起撕掉过度包装,学习真实的AI技术!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swp.cn/pingmian/94728.shtml
繁体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hk.pswp.cn/pingmian/94728.shtml
英文地址,请注明出处:http://en.pswp.cn/pingmian/94728.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英文站点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深度学习③【卷积神经网络(CNN)详解:从卷积核到特征提取的视觉革命(概念篇)】

文章目录先言1. 卷积核:特征检测的魔法窗口1.1什么是卷积核:可学习的特征检测器1.2可视化理解:边缘检测、纹理提取、特征发现1.3代码实现:使用PyTorch定义和初始化卷积层2. 卷积运算的数学原理2.1.离散卷积计算:滑动窗…

当不想安装telnet或nc时,可使用 Linux 系统默认自带的bash原生网络功能或ping(辅助判断)测试连通性

1. 用bash原生/dev/tcp测试端口(无需任何工具)bashshell 内置了/dev/tcp虚拟设备,可直接通过脚本测试端口是否能连接,执行以下命令(替换数据库 IP 和端口):# 格式:echo > /dev/tc…

【STM32外设】ADC

声明:上图是STM32产品型号各字段含义,本文基于STM32F103 1、ADC的一些概念 常规通道(常规组)和注入通道(注入组)(regular channels and injected channels)ADC支持的外部通道总共16个(且被3个ADC共享,ADC12…

Aha Moment——啊哈时刻!

1. 理解面试官的意图面试官问你“Aha moment”,其实是想知道:你是否真正理解这个概念:不只是背定义,而是理解其为什么重要。你如何发现它:考察你的数据分析方法论和技术能力(用了哪些数据、指标、模型&…

RAG教程5:多表示索引和ColBERT

文章目录 导入依赖包 多表示索引 ColBERT 导入依赖包 %pip install youtube-transcript-api pytube多表示索引 from langchain_community.document_loaders import WebBaseLoader from langchain_text_splitters import RecursiveCharacterTextSplitterloader = WebBaseL

来自火山引擎的 MCP 安全授权新范式

资料来源:火山引擎-开发者社区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火山引擎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开放生态下的 OAuth 授权安全挑战,并系统阐述火山引擎为此构建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安全方案。面对由 OAuth 2.0 动态客户端注册带来的灵活性与潜在风险,…

瑞芯微RK3506开发板PWM输入捕获驱动调试记录

本文演示PWM输入信号采集,基于触觉智能RK3506开发板。配置为: 3核Cortex-A7Cortex-M0多核异构处理器 主要接口:2路CAN FD,5路串口,RGB、MIPI、音频、USB2.0 OTG等、板载双百兆网口4G星闪SLEWiFi6BLE5.2。 PWM信号简…

PHP的header()函数分析

PHP的header()函数是HTTP协议交互的核心工具,它通过直接操纵响应头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元数据通信。作为PHP原生函数,其设计初衷是处理HTTP协议层的关键操作,包括状态码设置、内容类型声明和缓存控制等基础功能。在Web开发中&#xff0c…

根据并发和响应延迟,实现语音识别接口自动切换需求

根据并发和响应延迟,语音识别接口自动 切换需求 需求描述: 当请求的语音识别的请求数量大于3或者请求语音识别接口3秒不可达无响应,切换备用语音识别接口 科大讯飞语音识别作为备用接口 科大讯飞的API文档: 进入讯飞开放平台的网页&#…

程序员之电工基础-CV程序解决目标检测

一、背景 兴趣爱好来了,决定研发一个产品。涉及到电工和机械等知识,所以记录一下相关的基础知识。今天的内容又回到了我的主营板块!!哈哈!!为后续整体集成做准备,先测试目标检测部分的能力。 二…

B树的概述以及插入逻辑

一,B树的概述1.B树(B-树)又称多路平衡查找树,B树所有节点中孩子数量的最大值n称为B树的阶,通常用m表示比如当m为2就是常见的二叉树一颗m阶的B树定义如下:1)每个结点最多有m-1个关键字;2)根节点最少可以只有1个关键字;3…

如何用 Kotlin 在 Android 手机开发一个小闹钟、计时器、秒表

以下是在 Android 上用 Kotlin 开发小闹钟、计时器和秒表的方法,分为核心功能实现和界面设计两部分: 闹钟功能实现 AlarmManager 和 BroadcastReceiver // 设置闹钟 val alarmManager getSystemService(Context.ALARM_SERVICE) as AlarmManager val i…

LeetCode Hot 100 第8天

1. 73 矩阵置零(记录标识) 链接:题目链接 题解: 题解 时间复杂度O(n*m): 方案1(空间复杂度O(n m)):matrix[i][j] 0,意味着 第i行、第j列所有元素都要置为0;维护能置为0行、列的集…

Python OpenCV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Python OpenCV开发环境搭建与入门

Python OpenCV入门:环境设置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员们将学习在Windows、macOS和Linux操作系统上安装Python和OpenCV,配置开发环境,以及如何使用Jupyter Notebook和PyCharm等集成开发环境(IDE)进行基本操…

【论文阅读】SegCLIP: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的多模态视觉语言和快速学习

【论文阅读】SegCLIP: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的多模态视觉语言和快速学习 文章目录【论文阅读】SegCLIP: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的多模态视觉语言和快速学习一、介绍二、联系工作三、方法四、实验结果**数据集**SegCLIP: Multimodal Visual-…

Anaconda、OpenCV安装配置方法

目录 1.Anaconda安装 1.1 国内镜像软件下载 1.2 点击exe,一路下一步安装 1.3 检查安装情况 1.3.1 安装前后系统环境变量变化对比 1.3.2 查看安装路径和版本 1.4 Anaconda自带的python版本查看命令如下: 1.5 修改镜像地址,加快下载包的…

C++函数继承

C函数继承引言C三大特征分别为封装,继承和多态,它们构成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石,它们协同工作以提升代码的模块化,可复用性和灵活性封装:提高代码的维护性(当程序出现问题时可以准确定位)继承&…

瞬态数据表定义Fluent变量

重要说明:本文基于2025R2版本编写,其他版本可能存在差异。1 概述瞬态数据表是定义 Fluent 变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profile文件,文件类型为文本文件。瞬态数据表假设所有时刻,被定义的对象都是均匀分布,无法考虑变量在空间…

文本嵌入模型的本质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重要的问题。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通用文本嵌入模型”的本质。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它:它是什么(What),它如何工作(How),以及它为什么重要(Why)。…

Linux笔记13——shell编程基础-7

补充1.printf %s\t%s 字符串 中,\t一定不要加双引号,这一点和在awk中使用的时候有所不同2.其中%s也可以写成%ns,n可以被用来设置列宽,默认右对齐#打印输出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rootlocalhost ~]# printf %-30s\t%s\n $(df -h | 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