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拜访:雾里看山-CSDN博客
本篇主题:算法思想 之 拓扑排序问题
发布时间:2025.8.4
隶属专栏:算法
目录
- 算法介绍
- 核心原理
- 适用场景
- 实现步骤(Kahn 算法)
- 例题
- 课程表
- 题目链接
- 题目描述
- 算法思路
- 代码实现
- 课程表 II
- 题目链接
- 题目描述
- 算法思路
- 代码实现
- 火星词典
- 题目链接
- 题目描述
- 算法思路
- 代码实现
算法介绍
拓扑排序(Topological Sorting)是针对有向无环图(DAG, Directed Acyclic Graph) 的一种重要排序算法,其核心是将图中所有顶点按照一定规则排列,使得对于图中任意一条有向边 (u, v)
,顶点 u
都排在顶点 v
之前。
拓扑排序的本质是解决 “依赖关系” 问题—— 当任务 / 节点之间存在先后依赖(如 “必须完成 A 才能做 B”)时,通过拓扑排序可以找到一个合法的执行顺序;若图中存在环(如 “A 依赖 B,B 依赖 C,C 依赖 A”),则不存在拓扑排序(此时可用于检测环)。
核心原理
拓扑排序的关键是 “消除入度为 0 的节点”:
- 入度(In-degree):顶点被指向的边的数量(即 “前驱节点” 的数量)。
- 入度为 0 的节点:没有前驱依赖,可优先执行 / 输出。
- 流程:反复找到入度为 0 的节点,输出该节点后移除其所有出边(减少其邻接节点的入度),直至所有节点被输出(合法拓扑序)或无法找到入度为 0 的节点(存在环,无拓扑序)。
适用场景
拓扑排序广泛应用于 “存在依赖关系” 的场景:
- 课程安排:修课需先完成先修课程(如 “修算法前必须修数据结构”)。
- 任务调度:任务 A 必须在任务 B 之前执行。
- 编译依赖:程序模块的编译顺序(被依赖的模块先编译)。
- 依赖包安装:软件包的安装顺序(依赖的包先安装)。
实现步骤(Kahn 算法)
Kahn 算法是最直观的拓扑排序实现,利用队列存储 “入度为 0 的节点”,通过层次遍历逐步消除依赖。
步骤:
- 构建邻接表:存储图的边关系(
u -> v
表示u
是v
的前驱)。 - 计算入度数组:记录每个节点的入度(初始值)。
- 初始化队列:将所有入度为 0 的节点加入队列(这些节点无依赖,可优先输出)。
- BFS 遍历:
-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节点
u
,加入拓扑序结果。 - 遍历
u
的所有邻接节点v
,将v
的入度减 1(因为u
已被 “消除”,v
的一个依赖 被满足)。 - 若
v
的入度减为 0,将其加入队列(此时v
已无依赖)。
-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节点
- 检查结果:若拓扑序的长度等于节点总数,说明是合法 DAG(存在拓扑序);否则图中存在环(无拓扑序)。
例题
课程表
题目链接
207. 课程表
题目描述
你这个学期必须选修
numCourses
门课程,记为0
到numCourses - 1
。
在选修某些课程之前需要一些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按数组prerequisites
给出,其中prerequisites[i] = [ai, bi]
,表示如果要学习课程ai
则 必须 先学习课程bi
。
- 例如,先修课程对
[0, 1]
表示:想要学习课程0
,你需要先完成课程1
。
请你判断是否可能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如果可以,返回true
;否则,返回false
。
示例 1:输入:numCourses = 2, prerequisites = [[1,0]]
输出:true
解释:总共有 2 门课程。学习课程 1 之前,你需要完成课程 0 。这是可能的。示例 2:
输入:numCourses = 2, prerequisites = [[1,0],[0,1]]
输出:false
解释:总共有 2 门课程。学习课程 1 之前,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0 ;并且学习课程 0 之前,你还应先完成课程 1 。这是不可能的。提示:
1 <= numCourses <= 2000
0 <= prerequisites.length <= 5000
prerequisites[i].length == 2
0 <= ai, bi < numCourses
prerequisites[i]
中的所有课程对 互不相同
算法思路
标准拓扑排序问题,直接使用算法介绍中的实现步骤进行即可。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bool canFinish(int numCourses, vector<vector<int>>& prerequisites) {//1. 准备工作unordered_map<int, vector<int>> edges; // 邻接表存图vector<int> in(numCourses);// 保存每一个点的入度//2. 建图for(auto& e : prerequisites){int a = e[0], b = e[1];// b->aedges[b].push_back(a);in[a]++;}//3. 拓扑排序queue<int> q;// (1). 把所有入度为0的点存进去for(int i = 0; i < numCourses; i++){if(in[i] == 0)q.push(i);}// (2). bfswhile(q.size()){int n = q.front();q.pop();for(int a : edges[n]){in[a]--;if(in[a] == 0)q.push(a);}}// (3). 判断是否有环for(int i : in){if(i)return false;}return true;}
};
课程表 II
题目链接
210. 课程表 II
题目描述
现在你总共有
numCourses
门课需要选,记为0
到numCourses - 1
。给你一个数组prerequisites
,其中prerequisites[i] = [ai, bi]
,表示在选修课程ai
前 必须 先选修bi
。
- 例如,想要学习课程
0
,你需要先完成课程1
,我们用一个匹配来表示:[0,1]
。
返回你为了学完所有课程所安排的学习顺序。可能会有多个正确的顺序,你只要返回 任意一种 就可以了。如果不可能完成所有课程,返回 一个空数组 。
示例 1:输入:numCourses = 2, prerequisites = [[1,0]]
输出:[0,1]
解释:总共有 2 门课程。要学习课程 1,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0。因此,正确的课程顺序为 [0,1] 。示例 2:
输入:numCourses = 4, prerequisites = [[1,0],[2,0],[3,1],[3,2]]
输出:[0,2,1,3]
解释:总共有 4 门课程。要学习课程 3,你应该先完成课程 1 和课程 2。并且课程 1 和课程 2 都应该排在课程 0 之后。
因此,一个正确的课程顺序是 [0,1,2,3] 。另一个正确的排序是 [0,2,1,3] 。示例 3:
输入:numCourses = 1, prerequisites = []
输出:[0]提示:
1 <= numCourses <= 2000
0 <= prerequisites.length <= numCourses * (numCourses - 1)
prerequisites[i].length == 2
0 <= ai, bi < numCourses
ai != bi
- 所有
[ai, bi]
互不相同
算法思路
整体思路和上一题一样,多一个数组保存结果即可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findOrder(int numCourses, vector<vector<int>>& prerequisites) {//1. 准备工作unordered_map<int, vector<int>> edges; // 邻接表存图vector<int> in(numCourses);// 保存每一个点的入度vector<int> ret;//2. 建图for(auto& e : prerequisites){int a = e[0], b = e[1];// b->aedges[b].push_back(a);in[a]++;}//3. 拓扑排序queue<int> q;// (1). 把所有入度为0的点存进去for(int i = 0; i < numCourses; i++){if(in[i] == 0)q.push(i);}// (2). bfswhile(q.size()){int n = q.front();q.pop();ret.push_back(n);for(int a : edges[n]){in[a]--;if(in[a] == 0)q.push(a);}}// (3). 判断是否有环for(int i : in){if(i)return vector<int>();}return ret;}
};
火星词典
题目链接
LCR 114. 火星词典
题目描述
现有一种使用英语字母的外星文语言,这门语言的字母顺序与英语顺序不同。
给定一个字符串列表words
,作为这门语言的词典,words
中的字符串已经 按这门新语言的字母顺序进行了排序 。
请你根据该词典还原出此语言中已知的字母顺序,并 按字母递增顺序 排列。若不存在合法字母顺序,返回""
。若存在多种可能的合法字母顺序,返回其中 任意一种 顺序即可。
字符串s
字典顺序小于 字符串t
有两种情况:
- 在第一个不同字母处,如果
s
中的字母在这门外星语言的字母顺序中位于t
中字母之前,那么s
的字典顺序小于t
。- 如果前面
min(s.length, t.length)
字母都相同,那么s.length < t.length
时,s
的字典顺序也小于t
。
示例 1:输入:words = [“wrt”,“wrf”,“er”,“ett”,“rftt”]
输出:“wertf”示例 2:
输入:words = [“z”,“x”]
输出:“zx”示例 3:
输入:words = [“z”,“x”,“z”]
输出:“”
解释:不存在合法字母顺序,因此返回 “”。提示:
1 <= words.length <= 100
1 <= words[i].length <= 100
words[i]
仅由小写英文字母组成
算法思路
- 先根据字典两两比较字母之间的先后顺序,建立有向无环图
a. 两层 for 循环枚举出所有的两个字符串的组合;
b. 然后利用指针,根据字典序规则找出信息。 - 根据有向无环图做拓扑排序找出字母的顺序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unordered_map<char, unordered_set<char>> edges;// 邻接表存图unordered_map<char,int> in;// 保存每一个点的入度bool check = false;
public:string alienOrder(vector<string>& words) {for(auto& s : words)for(auto& c : s)in[c] = 0;int n = words.size();for(int i = 0; i < n; i++){for(int j = i+1; j < n; j++){add(words[i],words[j]);if(check) return "";}}string ret;queue<char> q;for(auto& [a,b] : in){if(b == 0)q.push(a);}while(q.size()){char c = q.front();q.pop();ret += c;for(char ch : edges[c]){in[ch]--;if(in[ch] == 0)q.push(ch);}}for(auto& [a,b]:in)if(b != 0)return "";return ret;}void add(const string& s1, const string& s2){int n = min(s1.size(), s2.size());int i = 0;for(; i < n; i++){if(s1[i] != s2[i]) {char a = s1[i], b = s2[i];// a->b;if(!edges.count(a) || !edges[a].count(b)){edges[a].insert(b);in[b]++;}break;}}if(i==s2.size() && i < s1.size())check = true;}
};
⚠️ 写在最后:以上内容是我在学习以后得一些总结和概括,如有错误或者需要补充的地方欢迎各位大佬评论或者私信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