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初识Flask
- 1.1 Pycharm修改环境配置
- 1.2 运行第一个flask项目
- 1.3 获取数据请求
- 1.3.1 动态路由参数
一、初识Flask
1.1 Pycharm修改环境配置
file——settings——project——python Interpreter——add interpreter——add local interpreter
1.2 运行第一个flask项目
首先,创建一个flask项目。我选择自定义环境——现存的——conda环境——sx2025。然后等待
下面是flask项目自带的框架:
- static存放静态资源
- templates存放 HTML 模板文件,用于动态渲染页面内容(Flask 会自动查找该目录下的模板)。使用
render_template()
函数加载模板
如下为项目自带的示例运行代码:
如下图所示:我们还能举一反三,得出下面的例子,其中:
host=‘0.0.0.0’:允许外部设备访问你的应用。
port=5000:指定访问端口。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nder_template, request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success')
def success(): # put application's code herereturn "成功"@app.route('/home')
def home(): # put application's code herereturn "首页"if __name__ == '__main__':app.run(host='0.0.0.0', port=5000, debug=True)
1.3 获取数据请求
1.3.1 动态路由参数
@app.route('/index/<int:age>')
def index(age):return f"你的年龄是:{age}"
如图所示:URL中输入的5会打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