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提
- 总结
前提
我最近在整理一份数据指标要求的时候,总是混淆这几个概念:灵敏度,精度,精确度,精密度,精准度,准确度,分辨率,分辨力,搜了一些文章,也是说什么的都有,目前看到一篇相对准确的,结合deepseek的询问,整理到下面做备份,以便不用反复翻找
总结
**1.测量的准确度:**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偏离真实值的程度,是系统误差的反应。
**2.仪器的准确度:**是对电气仪表而言的,对其他仪器无所谓准确度。仪器的准确度一般是以准确度等级来表示的,如电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当它指针满偏时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的百分比数值。
2.精密度和精确度
精密度:指在进行某一量的测量时,各次测量的数据大小彼此接近的程度,是偶然误差的反映。
强调稳定性,反应随机误差
用标准差来表示: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或用变异系数来表示:变异系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率)
**精确度:**测量数据集中于真实值附近的程度。该定义是反应正确性,是系统误差的反应
精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反映"重复性"(随机误差)
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3.灵敏度和分辨率
这两个定义我的总结是和原贴相反的,所以这个要根据大家自己的理解来看。
**灵敏度:**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数值上等与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的变化。也可等与仪器满偏时激励的变化(待查证)。对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
分辨率: 能够测出的最小的绝对变化量。仪器或传感器能够识别或显示的最小输入变化量(数字系统:1个LSB)。
分辨率=分辨力
❌ “高分辨率=高精度” → 分辨率仅决定细节,精度还需低误差。
❌ “精密=准确” → 精密数据可能整体偏离(如未校准仪器)
精度是用来描述物理量的准确程度的,而分辨率是用来描述刻度划分的。
关键关系:精度 = 准确度 + 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