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物联网模组正成为电动两轮车新国标实施后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这一转变源于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性和智能化的强制性要求 。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GB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不仅强化了防火阻燃、防篡改等安全标准,还首次将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纳入强制或推荐性要求,为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在这种政策驱动下,Cat.1蜂窝模组凭借其低功耗、高稳定性和支持北斗定位等特性,正成为电动两轮车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支撑,预计新国标将带动Cat.1蜂窝模组需求超5000万片,渗透率有望突破96% 。
新国标对电动两轮车安全与智能化的强制要求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2018版标准 。这一新标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电动两轮车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新国标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针对弹性软垫材料、纺织品、皮革、电气回路导线等不同类别非金属部件分别规定了防火阻燃指标。同时明确限制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这一要求旨在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通过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以及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气体释放量,提升电动两轮车的安全性能 。
其次,新国标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从硬件和软件双重层面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电池组防篡改要求电动自行车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的接口或线路,并且应具有充电和放电互认协同功能;控制器防篡改要求不应通过剪线、跳线等方式修改控制器功能,不应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限速器防篡改要求无论独立还是集成,均不应具备修改限速值功能 。此外,新国标还增加了"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溯源体系,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
第三,新国标首次将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纳入标准 。根据官方解读,近几年发生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事故中,很多起因都是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出现温度异常,但使用者未能及时发现并切断电源,导致火灾甚至爆炸 。此外,电动自行车被盗也是困扰消费者的重大痛点 。为提升电动自行车主动安全性能,新国标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其中,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北斗模块;其他普通家用电动自行车,在销售时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北斗模块 。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则要求将车辆异常行驶状态以及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及时发送给消费者,提醒消费者识别和处置安全问题,第一时间消除事故隐患 。
第四,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通信模块,以实现向企业等建设的信息管理平台发送动态安全监测信息的功能 。为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新标准规定加装的4G、5G通信模块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加密规定,确保相关信息传输途径的安全性 。同时,接收动态安全监测信息的管理平台必须遵守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经消费者同意后才能进行敏感信息采集和处理 。
最后,新国标新增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明确生产企业应具有与电动自行车整车产能相匹配的整车及车架等主要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这一要求旨在提高电动两轮车的整体安全性能和质量可靠性,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和技术进步。
蜂窝物联网模组的技术特性及其在满足新国标中的作用
在满足新国标要求的多种通信技术中,Cat.1蜂窝模组因其独特技术特性成为电动两轮车领域的首选方案 。作为4G网络中的中速率连接技术,Cat.1在以下方面与电动两轮车智能化需求高度契合:
在低功耗方面,九联科技UMA223-H Cat.1蜂窝模组采用海思Hi2131芯片,其保活功耗比同类型芯片平均降低30%以上,数传功耗减少10%,显著延长了设备续航时间 。这一特性对需要长时间待机的两轮车防盗系统尤为重要,能够确保电池在长时间静止状态下仍能维持通信模块的正常运行,为动态安全监测提供持续保障。
在通信稳定性方面,Cat.1蜂窝模组在下行信号接收能力上平均提升1dBm,赋予设备更强的"抓信号"能力 。在远离基站的网络边缘环境中,仍能提供稳定的通信链路,减少数据丢包和通信中断现象。这对于两轮车轨迹追踪、远程控制等场景至关重要,确保掌握车辆状态的实时上报。
在硬件接口支持方面,Cat.1蜂窝模组支持UART、SPI等多种接口,可直接连接传感器和BMS系统,降低开发复杂度 。九联科技UMA223-H系列模组,通过OpenCPU架构支持低代码开发,使远程控制、状态查询等功能的实现更加便捷,开发周期缩短30%以上 。这一特性使得车企能够快速集成通信功能,满足新国标对动态安全监测和溯源管理的要求。
在数据安全方面,Cat.1蜂窝模组支持国密加密算法,确保通信数据的安全传输 。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如BoAT框架)实现设备身份认证和数据不可篡改,与新国标"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溯源体系的技术路径一致 。这一特性直接满足新国标对通信模块的加密要求,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伪造。
在定位精度方面,Cat.1蜂窝模组支持北斗系统定位,在共享场景中可达到米级精度,满足经营性车辆强制安装北斗模块的要求 。同时,Cat.1的实时连接能力满足即时追踪需求,当车辆发生异常移动时,系统可立即向用户发送警报,并实时上传车辆位置数据,有效防止车辆被盗 。
蜂窝物联网模组如何解决电动两轮车的安全隐患
蜂窝物联网模组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和异常报警功能,有效预防因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 。根据材料显示,当电池温度超过60℃时,搭载Cat.1模组的系统可自动断电并推送报警,将安全事故率降低90%以上 。这一功能在共享两轮车和外卖电动车等高频使用场景中尤为重要,可有效降低因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风险。例如,某品牌智能电动车通过Cat.1网络可提供每秒一次的位置更新,在复杂环境中保持99%的在线率,大幅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
在防盗报警方面,Cat.1蜂窝模组通过高精度定位和实时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增强了两轮车的安全性 。某品牌电动车通过在车和电池内安装定位装置,每年能找回被盗窃的超过上千辆车和上千组电池 。这种防盗功能直接解决了电动两轮车被盗的痛点问题,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在换电场景中,Cat.1蜂窝模组结合环境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实现对异常温度、湿度及防盗的实时监测与报警 。例如,当换电站内温度异常时,系统可立即切断电源并上报问题,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这一功能对于共享两轮车运营商尤为重要。
在防篡改方面,蜂窝模组通过通信协议互认和数据绑定实现"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溯源管理 。Cat.1模组集成在电池、控制器和充电器中,形成唯一标识码,确保电池组与充电器匹配后方可充电、与整车匹配后方可骑行 。这种技术手段从源头上提高了非法改装的门槛,有效防范了因改装导致的超速行驶、电池过充等安全隐患 。例如,某品牌电单车通过Cat.1模组实现电池状态远程监控和锁车功能,显著降低了电池丢失率,使运营方能够通过远程对电动车的电池包进行锁包处理,防止用户私自更换电池或进行改装 。
在动态安全监测方面,Cat.1模组实时采集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结合大数据分析提前预警安全隐患 。这一功能直接满足新国标对动态安全监测的要求,使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车辆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当用户长时间未使用车辆时,运营方可通过远程实现寻找电池包位置功能,以及检测电池包各项状态指标,从而避免长时间未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电池过度放电的情况发生 。
蜂窝物联网模组对提升用户体验的价值
蜂窝物联网模组不仅满足安全要求,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智能化服务,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5年两轮车智能化渗透率已突破45%,头部企业计划将智能化车型渗透率提升至90%以上。消费者对智能化功能的关注度高达83.9%,其中车辆定位、自动落锁等功能成为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
在续航管理方面,Cat.1模组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为用户提供优化的充电建议,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用户可通过APP查看附近或指定地址附近的换电柜,以及换电柜中电池的电量状态,大大方便用户的换电需求,从而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 。例如,用基于九联科技UMA223-H Cat.1通讯模组定制的PCBA内置于两轮车电池中,支持与服务器平台、手机APP端进行数据交换,用户可通过APP随时了解电池健康状况和剩余电量,做出合理的使用和充电决策 。
在交互体验方面,Cat.1模组支持低代码开发,使远程控制、状态查询等功能的实现更加便捷 。用户可通过APP一键解锁车辆、实时查看车辆位置和状态、接收异常报警信息等,大大提升了使用便捷性。特别是对于95后年轻用户群体,68%将两轮车视为"生活伴侣",42%每天与车辆智能系统交互超15次,高频使用习惯已形成 。
在附加功能方面,蜂窝模组支持的智能系统可衍生出多种用户运营场景 。例如,某品牌电动车在10个城市开展的"骑行寻宝"活动,用户骑车经过随机布设的礼物盒时可获得抽奖机会,这种基于定位信息的互动游戏增加了骑行的乐趣 。此外,部分品牌还尝试将Cat.1模组应用到两轮车生态中的智能头盔产品上,使其能够脱离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在低功耗的要求下实现更好的移动性和数据能力 。
在共享经济方面,Cat.1模组的稳定通信和低功耗特性,为共享两轮车运营商提供了高效的管理工具 。在共享场景中,Cat.1蜂窝模组可将设备维护周期延长至3-6个月,大幅降低运营成本。通过Cat.1模组实现精细化运营,降低产品丢失带来的巨额损耗与运维费用,实现规模化盈利 。
结语
蜂窝物联网模组已成为电动两轮车新国标实施后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不仅满足了新国标对安全性和智能化的强制要求,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智能化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 。随着新国标的全面实施,Cat.1蜂窝模组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需求超5000万片,渗透率突破96%,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 。
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蜂窝物联网模组将推动电动两轮车从传统机械产品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 。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还为行业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如共享出行、换电服务、智能生态系统等 。
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蜂窝物联网模组将与AI、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为电动两轮车行业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未来,电动两轮车行业将形成以蜂窝物联网模组为核心的技术生态,通过标准化接口和协议,实现与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头盔、充电桩等生态产品的互联互通,构建完整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 。这种生态系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同时为行业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
电动两轮车新国标的实施为蜂窝物联网模组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机遇 。作为连接电动两轮车与智能世界的桥梁,蜂窝物联网模组将在提升安全、优化体验、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电动两轮车行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