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888 字 54 图,预估阅读时间:6 分钟
目录
网络之路第一章: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
0、序言1、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 1.1、桌面中的网卡 1.2、命令行中的网卡 1.3、路由表 1.4、家用路由器
网络之路第二章:认识企业设备
2、认识企业设备 2.1、MSR810-W外观 2.2、登录MSR810-W管理页面 2.3、快速设置上网 2.4、WLAN配置 2.5、LTE模块配置 2.6、MSR810-W高级设置
网络之路第三章:认识设备命令行
3、认识设备命令行 3.1、通过Console接口登录设备 3.2、远程登录设备 3.3、Comware系统的基本命令 3.4、MSR810-W配置解读 3.5、MSR810-W初始化配置
网络之路11:认识网络设备模拟器HCL
4、认识网络模拟器 4.1、HCL华三云实验室
网络之路12:认识网络设备模拟器eNSP
4.2、eNSP企业网络模拟平台
网络之路13:认识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
4.3、CiscoPacketTracer
网络之路14:认识网络设备模拟器EVE-NG
4.4、EVE-NG 4.4.1、从OVF导入部署到ESXi 4.4.2、使用ISO安装到WorkStation 4.4.3、EVE-NG导入iol镜像 4.4.4、EVE-NG导入qemu镜像
网络之路15:认识虚拟化环境VMware ESXi
4.5、虚拟化环境VMwareESXi 4.5.1、定制ESXi 6.7安装镜像 4.5.2、部署ESXi 6.7 4.5.3、ESXi 6.7升级ESXi 7.0 4.5.4、vCenter纳管ESXi主机
学习完VMware,我们不得不承认VMware虚拟化的强大,那国内有没有拿得出手的虚拟化工具呢?去年在学习软考网络规划师的材料时,发现里面竟然在介绍H3C的云计算虚拟化,最终我的论文也是写的H3C的虚拟化系统CloudOS。结合最近的国产化趋势,应该多介绍一些国产化的产品,那我们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H3C CAS(Cloud Automation System)云计算管理平台。
4.6、虚拟化环境CAS
作为云计算基础架构的资源管理平台,H3C的很多数据中心云计算解决方案都和CAS相关;同时,作为H3CNE-Cloud云计算方向的重点考察内容,首先要掌握CAS的部署和使用。
登录H3C官网,在“支持→文档与软件→软件下载→云计算→H3Cloud虚拟化平台→H3C CAS虚拟化管理系统”路径下,可以看到CAS目前主要提供ARM和x86两个版本。
我们直接下载x86版本即可,ARM版本的安装与x86基本一致。
4.6.1、部署CVM管理节点
因为前几年主要使用的是CAS的3.0和5.0版本,相比于VMWare而言,整体体验一般。我就不直接在物理机上部署了,用虚拟机来做个简单的操作演示。
首先说一下,H3Linux系统是基于CentOS 7进行封装的,这也是我一直使用的CentOS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选择客户机操作系统时,需要选择“Linux→CentOS 7(64位)”。
虚拟机配置给到16核CPU、32 GB内存、200 GB系统盘,开启嵌套虚拟化,最终配置如下:
然后启动虚拟机,可以看到安装的Grub引导都是CentOS 7的提示。
经过短暂的等待,进入到和CentOS 7一样的配置页面。
首先需要调整软件包,默认是安装CVK(Cloud Virtualization Kernel,云虚拟化内核)节点,是不具备管理能力。如果要对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进行管理,也就是对CVK节点等进行管理,就需要部署CVM(Cloud Virtualization Manager,云虚拟化管理系统)节点。
然后是磁盘分区配置,默认是手工分区方式。第一次安装时,我们还不了解分区结构,需要将分区方式调整为自动分区。
然后调整网络配置,将IP地址配置方式修改为静态IP地址。
然后我们调整主机名,将默认的cvknode修改为cvmnode,点击“Apply”来应用生效。
接下来,就可以点击“Begin Installation”开始安装了。
系统安装完成后,会自动创建一个sysadmin账号(默认密码为Sys@1234),以备禁用“ROOT SSH权限”后使用。但是此时,我们要为root用户设置一个密码。
等待安装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重启,控制台的配置页面如下:
然后我们通过https://192.168.1.41/登录CVM云计算管理平台,默认的初始用户名和密码为admin/Cloud@1234。
然后就出现了报错,提示“获取主机MAC地址失败”。装过iMC的应该都了解,这是因为CAS检测到运行于虚拟机中,需要获取物理主机的一些信息。但是又没有配置的页面,那就只能调整一下虚拟机的配置了。在“编辑设置”中,进入“虚拟机选项”页面,点击“高级”下面“配置参数”中的“编辑配置”。
点击“添加参数”,增加图中所示的两行配置。其中,“hypervisor.cpuid.v0”设置成FALSE的目的是欺骗虚拟机系统,使其不能发现运行在虚拟机中;“mce.enable”设置成TRUE的目的是启用MCE(Machine Check Exception,机器检查异常),也就是串口监听功能,方便虚拟机发现硬件错误。
点击“确定”后保存虚拟机设置。
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主机的vmx配置文件。文件路径的前半部分是数据存储的位置,参考(升级),后半部分是虚拟机磁盘文件目录。
然后我们在配置文件192.168.1.41-CAS.vmx的末尾添加一下两行配置:
hypervisor.cpuid.v0 = "FALSE"mce.enable = "TRUE"
之后重启CAS虚拟机。再次登录CVM管理平台,登陆成功。
页面很丰富,不过目前没有添加主机和虚拟机。
在“系统”下的“License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CAS安装完成后,默认自带180天的企业增强版试用授权,可以管理1024个CPU和1024台虚拟机,对于测试和学习来说,完全够用。
如果要用来搭建业务系统,请在License有效期内升级商用授权,避免影响业务。
最后我们看一下H3Linux系统的相关信息。系统默认开启了SSH服务,可以直接通过root用户进行登录。
我们可以看出,系统是基于CentOS 7.6.1810进行封装的,这就是我们客户机操作系统要选择“Linux→CentOS 7(64位)”的原因。
然后我们看一下分区情况。
可以看到虚拟机数据分区/vms的大小为68 GB,该分区用于存放虚拟机的所有数据文件,原则上是越大越好。日志分区/var/log,该分区用于存放系统操作的日志文件,说实话,我感觉34 GB有点过分了。根目录/的分区我们暂且不说,这个sda4分区的100 GB去哪了?看上去是分成了sda5和sda6,也就是/vms和/var/log,这要手工分配,应该要怎么操作呢?
在没有任何配置的情况下,系统的内存使用量为7.4 GB左右。
内存占用比较高的是java和mysql进程。
4.6.2、部署CVK计算节点
部署完CAS的CVM之后,我们已经了解了H3Linux系统是基于CentOS 7进行封装的。在部署CAS时,需要调整软件包,来选择是安装默认的CVK(Cloud Virtualization Kernel,云虚拟化内核)节点,还是具备管理CVK节点能力的CVM(Cloud Virtualization Manager,云虚拟化管理系统)节点。其他的安装过程和CentOS的安装过程没什么差异(CentOS操作系统最小化安装部署)。
CVK是运行在基础设施层和上层客户操作系统之间的虚拟化内核软件,用于实现上层客户操作系统对底层硬件资源的访问,需要资源池化的服务器均需要安装CVK组件。而且CVK组件为默认安装选项,比如我们上次安装的CVM也是在CVK的基础上增加CVM的相关软件,如果仅有一台服务器需要管理,直接安装CVM即可,无需再单独部署CVK。
但是为了对CVM和CVK进行简单比较,了解一下相关差异,我们还是再安装一台CVK主机,主机的配置信息如下:
这次软件包这里我们不用修改了,将分区方式调整为自动分区,再配置好网卡,就可以开始安装了。
等待安装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重启,控制台的配置页面如下所示,和CVM的控制台是一模一样的。
然后我们探测CVK主机的80端口和443端口,发现均处于关闭状态,说明CVK主机是不提供前台WEB服务的。
登录CVK主机后台,查看主机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我们发现内存使用量相比于CVM的7.4 GB,只有1.5 GB,可用内存将近29 GB。
CVM中存在多个java进程,内存占用率将近20%,而在CVK中只有3.1%,初步可以判断,CVM中的前端进程占用了比较多的内存资源。
查看系统分区情况。
可以发现,CVK和CVM的分区完全一致,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设备的sda1、sda2和sda3为系统分区,差别是CVM的根目录使用空间为14 GB,比CVK的7.5 GB多了6.5 GB;而sda4为扩展数据分区,又分成了sda5和sda6两个分区。
所以,如果我们后面想自己手工进行分区设置,可以将日志分区/var/log压缩到10 GB或者更小,将根目录/压缩到30 GB或者更小,剩余的空间全部分配给虚拟机数据分区/vms,来存储更多的虚拟机数据文件。
再将CVK纳管到CVM之前,我们一定要检查主机的系统时间是否正确。
如果系统时间存在误差,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NTP文章(NTP服务的一套组合拳打法)进行配置。同时,在配置完成之后,使用以下命令将系统时间写入到BIOS中,提高可靠性。
hwclock -w
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CVM纳管CVK主机节点了。
4.6.3、CVM纳管CVK节点
CVK是运行在基础设施层和上层客户操作系统之间的虚拟化内核软件,用于实现上层客户操作系统对底层硬件资源的访问,需要资源池化的服务器均需要安装CVK组件,CVK是不具备管理能力的。对CAS资源池中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的管理是通过CVM进行操作的。
在确保主机时间正确之后,我们就可以在CVM云计算管理平台操作配置CVK节点的纳管了。
在“云资源”页面中,我们点击“增加主机池”按钮。
配置一个主机池名称,点击“确定”就完成了主机池的创建。
主机池创建好之后,我们点击进入刚才创建的主机池,再点击“增加主机”。
和vCenter一样,配置好主机的IP地址和账号密码,就可以添加主机了(vCenter 7.0数据中心集群配置指南)。
添加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主机池下看到主机信息了。
同理,我们还可以把CVM主机也作为CVK节点添加进来。
在主机cvmnode下面,我们可以查看CVK节点的“概要信息”。
在“硬件监控”页面,我们可以查看主机的CPU、内存、温度、电扇和风扇等硬件状态信息。因为我是虚拟机,所以只能查看处理器和内存信息;我之前测试过HPE、H3C和紫光恒越的国产服务器,温度、电源和风扇的状态监控都是没问题的。
“性能监控”这里,信息就基本都能看了,包括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I/O吞吐量统计、网络吞吐量统计、磁盘请求、磁盘利用率和分区占用率等信息,监控项还是比较全面的。
“虚拟机”这里,暂时还没有数据,等待着我们来添加。
在“存储”页面,我们可以看到/vms路径的文件信息,主要是镜像池isopool和默认池defaultpool,我在VMWare中配置ISOPool就是从这里学到的。
“虚拟交换机”页面,可以看到默认的vswitch0管理交换机,下面还有一个虚拟交换面板,用来展示端口流量信息。但是,CAS的网络配置没有VMWare那么丰富,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类似端口组之类的配置,如果要模拟线路连接,只能是通过增加虚拟交换机来实现了。
我们在后台查看OVS配置信息,可以看到vswitch0是桥接到接口eth0的,两个接口的MAC地址都是一样的。
“硬件”页面,还是主要展示CVK主机的物理设备,包含物理网卡、GPU设备、存储适配器和本地磁盘等信息。当然,我之前也查过,对HPE ProLiant DL360 Gen9支持的GPU设备也是有线的,而且需要NVIDIA的授权,算了,还是不要GPU了。
还有一些比较多的“高级设置”,可能比较有用的就是“路由配置”吧。
“任务”页面,可以查看执行的历史任务信息。
但是显示的不全,正常是3个任务,这里只显示了增加主机192.168.1.41这一个任务。
经过简单的几步操作,本来只有24线程的物理主机,现在有32核可用的CPU了,如果多配置几台,应该可以看起来更加高大上。
“主机健康度”这里,什么都还没跑,就已经只有97分了,我记得好像是根据CPU、内存、存储、网络等各项资源的使用率来进行打分的。
然后我们点击“一键健康巡检”,可以看到CVM管理平台目前存在1项故障,5项警告。
通过点击检测项,可以查看具体的告警信息和改进建议。
比如我们按照指导修改一下NTP配置,可以看到主机自动启动NTP服务。
再次执行“一键健康巡检”,可以看到修复后的问题状态,仅剩下5项警告了。
当然,这个和主机健康度是没有关系的,主机健康度还是之前的分数。
虚拟机的安装过程和VMware类似,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安装CentOS的文章(CentOS操作系统最小化安装部署)和安装Windows的文章(H3C CAS部署Windows虚拟机)。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网络之路第三章:认识设备命令行
网络之路第二章:认识企业设备
网络之路第一章: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
网络之路15:认识虚拟化环境VMware ESXi
网络之路14:认识网络设备模拟器EVE-NG
笔记本电脑安装CentOS系统
CentOS和OpenEuler转发性能对比
在笔记本上装完KVM,发现VirtIO的性能比E1000高出不少
VirtIO的转发性能竟然比E1000和VMXNET3都要好
VMware ESXi 6.7可以成功识别机械硬盘了
快速部署VMware ESXi 8.0(图文版)
CentOS 7.9遗忘了root密码怎么办?
Linux修改或移除GRUB密码
为什么8.8.8.8从全球访问都很快?
安装激活Office LTSC专业增强版2021